2023年4月16日天津市河西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每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哪一个不是表现学习态度的( )。
A、对教师的态度
B、对作业的态度
C、对班集体的态度
D、对同学的态度
2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3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4
少年期儿童发展的特征表现为( )。
A、从他性
B、协调性
C、动荡性
D、成熟性
5
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就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任务
C、教学形式
D、教学评价
6
日前,一位教师用粉笔写板书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教师能写出极漂亮的美术字,甚至还能变换隶书、小楷、行书等字体,很多网友惊叹这位教师是行走的打印机。不过,一些老教师指出,几十年前,板书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能写出一笔漂亮板书的教师大有人在,甚至一笔画圆、徒手画地图的教师也不在少数。材料中主要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创造性
B、专业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7
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A、康德
B、培根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8
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
A、4遍
B、6遍
C、8遍
D、9遍
9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 )。
A、共同的表征
B、共同的知识
C、共同的关系
D、共同的经验
10
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 )。
A、制约作用
B、支配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11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 )。
A、依据
B、基础和实践
C、平台
D、资源
12
“无志之人常立志”说明一个人思想品德发展中缺乏(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
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14
教师在给小学六年级学生教授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时,所设计的例题的计算只要求精确到π为止。从知识分类学习论来看,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
A、防止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B、可以突出认知策略教学
C、防止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D、突出数学概念与规则的学习
15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6
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原则
C、教学手段
D、教学形式
17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A、同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8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中的这段话对于常年在考古工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考古人员同样适用,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都不曾动摇他们从事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心志。材料中的考古人员工作的内驱力是( )。
A、好奇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认知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9
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
A、二战以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以后
C、废除科举制以后
D、文艺复兴以后
20
不属于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的是( )。
A、开家长会
B、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
C、建立家长委员会
D、举办家长学校
21
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22
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进行管理的理论是( )。
A、民主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常规管理
23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24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校园文化
D、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5
( )将人生历程分为八个时期,并且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心理、社会的发展课题,称为“心理——社会的危机”。
A、艾森克
B、埃里克森
C、祝蓓里
D、奥苏贝尔
26
无论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体现的情感是( )。
A、道德感
B、热爱感
C、理智感
D、愉悦感
27
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定位于( )。
A、科学知识
B、通识知识+教育学知识
C、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D、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28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9
班集体的形象初露端倪,班集体的核心已经显现出来,骨干力量开始形成。这属于班集体形成的( )阶段。
A、松散的群体
B、有组织的班级集体
C、初级班集体
D、成熟班集体
30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接知如接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31
儿童的首次反抗期出现在( )。
A、出生后半年
B、1岁左右
C、两岁左右
D、青春期
32
为使学生们集中精力学习,班主任老师宣布一条规定:凡本班学生的个人信件均应向班长报告主要内容,否则班长或班主任有权暂扣。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人格尊严权
C、隐私权
D、受教育权
33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实质在于( )。
A、讲授知识
B、教书育人
C、教学艺术
D、引导启迪
34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 )。
A、《教育心理学》
B、《学习心理学》
C、《学习与教学》
D、《学习与教育》
35
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 )。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创造力
36
下列适合用内驱力说解释行为原因的例子是( )。
A、猫儿吃饱饭后找水喝
B、诗人常常一醉方休
C、穷孩子如饥似渴读书
D、青少年偷偷抽烟
37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38
根据评价的性质来划分,可把课程评价分为( )。
A、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
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
D、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39
有一些博主,致力于让观众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古文和书画的迷人之处。他们有人会用近1个小时讲解《滕王阁序》,随即将天才王勃如彗星般划过的人生经历、邺水朱华“临川之笔”等典故娓娓道来,使人产生美学与思想上的双重审美感受。材料中博主的行为主要体现了( )。
A、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B、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C、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D、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40
“目标即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生付出为达到该目标需要的力量”,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
A、导向
B、评价
C、激励
D、指导
二、多项选择题。共8题,每题1分,共8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1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包括( )。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C、教师的教学目标
D、学生的学习目标
42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90.6%的受访青年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打击式教育所带来的影响包括( )。
A、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B、会疏远亲子关系
C、会重挫孩子自信心
D、会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43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思维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44
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因为( )。
A、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
B、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
C、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
D、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45
美育的特点是具有( )。
A、长期性
B、可塑性
C、形象性
D、感染性
46
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有( )。
A、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
C、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
D、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优良品质
47
“双减”政策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常态,走向科学化。日前已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教育家长,让家长做教育的明白人,拓展教育的新天地。《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作为家长,需要( )。
A、培养孩子学好学校课程的意识和习惯
B、注重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
C、为孩子社会交往提供空间与支持
D、增加孩子参与体育、艺术教育的比重
48
日前,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性侵害预防进中小学教材,引发了舆论关注。下列对《指南》的认识,正确的包括( )。
A、初中阶段学习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预防性骚扰与性侵害的能力
B、高中阶段则要深入了解婚姻和生育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预防和应对性骚扰与性侵害
C、小学阶段初步学习青春期发育
D、性教育最关键的是在学校,不少家长觉得涉及性就是敏感的,学校教师应该担负起性教育大任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0.4分,共4分
49
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相同。( )
50
“产婆术”是指苏格拉底创立的问答法。( )
51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因此,它只限于在上课开始时进行。( )
52
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
53
班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
54
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证实了“没有外部奖励,学习也可以产生”的结论。( )
55
科学主义课程的产生要晚于人文主义课程,而且是以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神学的批判和否定,才有了近代科学和科学课程。( )
56
我国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杜威所主张的活动课程。( )
57
在学校咨询与辅导过程中,会谈是咨询工作的主要方式,在会谈开始阶段,建立好咨访关系是会谈的核心任务。( )
58
教育与儿童的发展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 )
四、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2分,共4分
59
道德内化
60
技能
五、简答题。共5题,共23分
61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62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5分)
63
简述全面发展教育中五个部分之间的关系(5分)
64
科学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65
简述教学方法选择依据。(5分)
六、论述题。共1题,共9分
(一)
缺
66
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为孩子阅读诗歌的重要性
七、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
(二)
材料一:南开大学正式发布了2022级新生录取通知书。今年,随通知书寄出的还有一份寓意深远的新生礼:一枚精美的山海主题书签与两粒来自南开大学杰出校友周恩来总理祖居地浙江绍兴的莲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18000余颗莲子是由南开大学校友在绍兴当地收集而来,赠予本硕博新生,以此完成南开精神、恩来精神跨越百年的赓续传递。
材料二:书签上绘制了群山与波涛,印有“小我融入大我”字样,寓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师生的殷切寄语——“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今年秋天,青春昂扬的2022级新生们将如涓滴细流,奔涌到南开园中,努力学习、奋力成长,为汇入时代的江海积蓄能量。
材料三:“两粒绍兴莲子寄托着南开对新生的厚望,希望他们种下莲子,传承周恩来总理的崇高精神,奋力成长、立公增能、建功立业、不负人民。”据南开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能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收集到近两万颗莲子,有赖于校友们的热情帮助。母校的倡议得到浙江省内(特别是绍兴)共60多位校友的热情响应。
然而,收集莲子并非易事。可供播种的莲子与食用莲子大不相同,必须保证种皮完好。6月份正值荷花盛开,今年的莲子还未成熟,校友们无法批量购买,只能从农户家中寻找去年的种子。于是校友们群策群力,广泛搜寻。
今年已是南开大学连续第三年为新生赠送莲子,从2020年的“故乡与远方”到建党百年的“嘉兴莲子、初心不忘”再到今年的“传承恩来精神”……两粒小小的莲子寄托了南开大学对新生们的深情厚望,现已成为一项具有南开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的育人“新传统”。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2020级和2021级的同学按照录取通知书的“指南”,种出了属于自己的“南开莲”,收获了独特的人生体验。
南开大学文学院2021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张婳淑雅来自河南郑州。去年,她收到莲子后特别开心,家人也觉得南开的这份新生礼心意满满。那年夏天,张婳淑雅决定把莲子在家乡种下。从吸胀到萌芽,她每天记录种子的微小变化,不到半个月,黑黑的种子就已长出细细长长嫩绿色的新芽
67
结合所学教育目的的知识,谈谈材料中“小我融入大我”的内涵。
68
结合材料,谈谈南开大学的“两颗绍兴莲子”,给“准大学生们”上了怎么样的第一课?
1、D2、D3、B4、C5、D6、B7、A8、B9、C10、C11、B12、C13、C14、D15、C16、A17、B18、C19、B20、B21、D22、B23、C24、D25、B26、A27、C28、D29、C30、B31、C32、C33、D34、A35、B36、A37、B38、A39、C40、C41、ABC42、ABC43、ABD44、ABCD45、CD46、ABCD47、ABCD48、ABC49、B50、A51、B52、B53、A54、A55、A56、B57、A58、A
1
本题考查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它通常可以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加以判定和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具体又可包括对待课程学习的态度、对待学习材料的态度以及对待教师、学校的态度等。D项对同学的态度不是学习态度,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是表现学习态度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
本题考查对教育学的认识。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问题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D项正确。
A、B、C三项:均属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不属于其内在动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
本题考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在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题先跳过做其他的,或者监控时间,然后调整自己的阅读、做题速度,做完后进行复查,这些都属于元认知策略。B项正确。
A项: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资源管理策略是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进行管理的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4
本题考查儿童发展的特征表现。儿童品德发展年龄特征是指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品德发展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主要特征:(1)乳儿期(0-1岁):适应性;(2)婴儿期(1-3岁):品德已经开始发生,两义性;(3)幼儿期(3-7):从他性和情境性;(4)童年期(6、7-11、12):协调性;(5)少年期(11、12-14、15):动荡性;(6)青年初期(14、15-17、18):成熟性。C项正确。
A项:属于幼儿期的主要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属于童年期的主要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属于成熟期的主要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作用,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教学活动向预定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D项正确。
A项: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个性,使其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包括:(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专业性。教师职业是专门性的职业,因此教师就是专业人员。这种专业性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以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题干中,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能用不同的字体写板书体现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B项正确。
A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③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
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4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因此,教育学列入大学学科始于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A项正确。
B项: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于1632年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把教育学称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过度学习的掌握。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50%,记忆效果最好。题干中这位同学已经读12遍刚好成诵,再背6遍记忆效果最好,因此他应该继续读6遍。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学习迁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认为,迁移并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的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而是学习者突然发现在两种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学习者所迁移的是顿悟,是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因此,这种理论被称为关系转化理论。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0
本题考查对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起的作用的识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其中,环境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进行的,有专门训练的老师担负起育人的责任,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学校教育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和基本质量。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考查教学的意义。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这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无志之人常立志”意思是没有志向的人经常立志,真正有志的人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志向,说明意志不坚定,缺乏道德意志。C项正确
A项: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情感是指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幸福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对品德行为的理解。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看一个人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C项中“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既对他人(营业员)有意义,又对社会(文明)具有道德意义,这种行为能反映个人品德。C项正确。
A、B两项:均属于对自己有意义对他人以及社会没有意义的行为。因此,不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是对自己、他人和社会均没有意义的行为,不能反映个人品德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知识分类学习论。知识分类学习论认为,知识主要有三大类:(1)如果用于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样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2)如果回答“怎么办”问题,这样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主要是概念和规则)属于程序性知识;(3)如果用于对外办事,则称之为智慧技能,如果用于对内调控,则称之为策略性知识。题干中,该教师所设计例题的计算只要精确到“π”为止,属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说明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突出了数学概念与规则的学习。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
本题考查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学生中心论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家杜威针对赫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念与思想而提出的。他把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学生中心论认为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C项正确。
A项: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裴斯泰洛齐被誉为“慈爱的儿童之父”,代表作品是《林哈德与葛笃德》。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
故正确答案为C。
16
本题考查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因此,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教学策略。A项正确。
B项: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7
本题考查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