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历史》题
1、B2、C3、A4、C5、D6、C7、D8、C9、A10、B11、B12、C13、C14、A15、A16、A17、D18、B19、A20、B21、D22、A23、C24、C25、D
https://www.lasee.net/d/file/jiaoshi/2022xiajiaoshigaozhonglishi.docx[/reply]
1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原因正是他认为周代分封制度弊端重重,B项正确。
A项:王位世袭制是夏朝政治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A项错误;
C项:礼乐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C项错误;
D项:郡县制为东周时期在部分诸侯国内部所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秦代统治措施。根据材料“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可知,此处秦简中内容意在强调对基层户籍的等级分类,不同等级承担不同的徭役,故C项正确;
A项:题干旨在强调等级制度,而非泛泛的建立基层组织维系治安,A项错误;
B项:材料并非单单指强调承担兵役,B项错误;
D项:性别并非是材料强调的核心要旨,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如使中书、枢密院通知兵民财力大计,与三司量其出入,制为国用,则天下民力庶几稍宽”并结合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为加强皇帝个人的权力,相权被一分为三,分别由中书门下、枢密使及三司掌握行政权、军权及财政权,三个机构都对皇帝负责,然互相不了解各自的情况,这种权力过于分散的状况直接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故A项正确。
B项:材料并未强调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错误;
C项:战事是否频繁从材料中无所得出,C项错误;
D项:材料中并未渗透出征税的主体内容,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元代中央官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元世祖在中央大都设置中书省、地方设置行省,二者互相协作,共同保障元代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转,故C项正确。
A、B、D三项:元代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不涉及所谓的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故A、B、D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明代政治体制。结合材料可知,“为臣竭衷,为子尽孝,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传统伦理教化,“为民读律”这是在强调向臣民渗透法律意识,很典型的礼法结合的方式,故D项正确。
A项:“为民读律”并不意味着是国家编纂法典,A项错误;
B项:材料并未提及地方官吏的考核内容,B项错误;
C项:材料只是泛泛的强调在地方实行的政策,而非单单指所谓的“宗族内的扶贫济困”,C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6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材料中“推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大人左(左宗棠)奏请设船政局,以为强国之一法。建立一所海军学堂,招收一批学生,聘请英国绅士JamesCarroll先生为教师,授航海原理。迄今五载,生等已修完了功课,即将航海,一试本领”反映的是船政局、海军学堂的开办以及学生的培养,选项只有C项为船政学堂的开办,故C项正确。
A、B、D三项:皆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外国军队可驻扎在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故D项正确。
A、B、C三项:皆与题干内容无关,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清末新政。根据表格中内容可知,哲学与社会科学书籍的翻译比重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呈现出上升的状态,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争后,国人将救国的目标转移到了政治改革上,所以此时期关于社会科学的书籍翻译比重开始提升,故C项正确。
A项:1895年后,洋务运动已然结束,A项错误。
B项:单从表格中三项类别的书籍所涉及到的内容,无法判断出民众生活是否日益西化,书籍内容与社会风俗演变无关,B项错误。
D项:表格中时间最晚至1904年,而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D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9
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根据材料“设置的课包括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正是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故A项正确。
B、C、D三项: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结合所学可知,在大革命失败后,全党为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领导工农群众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故B项正确。
A、C、D三项:皆与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无直接性关联,故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