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教育学)。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孔子
D、昆体良
2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A、德育
B、智育
C、创新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3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指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
学生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异,所造成的不同个性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D、示范性
5
课程计划的核心问题是(  )。
A、开设哪些学科
B、各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6
某学生决心改掉日常迟到的习惯,但是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针对该学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
为防止考试焦虑症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这属于(  )。
A、早期干预
B、缺陷矫正
C、发展指导
D、问题预防
8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过程中实现的。
A、机体正常发育
B、社会实践
C、认知能力发展
D、思想品德升华
9
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10
教学过程本质是一种(  )。
A、认识过程
B、教师教的过程
C、学生学的过程
D、双边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教育学)。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可分为讲解、讲述、讲演三种方式
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和思想性
C、注意启发
D、讲究语言艺术
E、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12
班级目标设立的主要依据是(  )。
A、教育目的
B、学校培养目标
C、学生个性特长
D、班级群体现实发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课方式
13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有(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探究性学习
D、个别化学习
E、自主学习
14
教育对生产的促进作用要通过(  )实现。
A、教育促进劳动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支柱为(  )。
A、学会认知
B、学会做事
C、学会感知
D、学会合作
E、学会生存
三、名词解释(教育学)。对以下所给名词进行简要解释。(共3题,每题3分,共9分)
16
学制
17
最近发展区
18
课程(广义)
四、简答题(教育学)。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19
阐述新时期师生关系的特点。
20
德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教育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题,每题13分,共13分)
(一)
       小云和小李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教师。两人工作都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云对小李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一般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我的课上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李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了,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21
(1)从新教师专业成长角度指出小云、小李教学中各有什么问题?
(2)请从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角度对他们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六、单项选择题(教育心理学)。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2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是(  )。
A、班杜拉
B、奥苏伯尔
C、布鲁纳
D、韦纳
23
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哺乳动物”的概念,再进行“鲸”这种动物的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总括学习
C、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4
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可以合称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5
学生在记圆周率“3.14159……”时,用“山巅一寺一壶酒”来记,这是利用(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调节策略
26
遗忘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其曲线呈(  )。
A、正加速型
B、零加速型
C、负加速型
D、倒U型
27
课堂中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是(  )的结果。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课堂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28
新教师更多关注课堂中发生的细节,专家型教师则很少谈论课堂管理问题和自己教学是否成功。这反映二者在(  )方面的差异。
A、课时计划
B、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教学策略
29
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方式称为(  )。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垂直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30
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31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  )是其首要环节。
A、提出假设
B、发现问题
C、理解问题
D、检验假设
七、多项选择题(教育心理学)。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根据题干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个人努力
E、遗传
33
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有(  )。
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各自尽力
D、社会互动
E、团体历程
34
下列选项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画线
B、记笔记
C、列提纲
D、画关系图
E、位置记忆术
35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  )。
A、同伴群体
B、认知失调
C、态度定势
D、道德认知
E、社会风气
36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  )。
A、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构造完形
B、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
C、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认知结构是学习的基础
E、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八、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对以下所给名词进行简要解释。(共3题,每题3分,共9分)
37
学习准备
38
变式
39
发散思维
九、简答题(教育心理学)。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共2题,每题4分,共8分)
40
教师应采取哪些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1
如何应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十、案例分析题(教育心理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题,每题13分,共13分)
(二)
       小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很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
42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该是怎样的?(7分)
(2)对教师来说,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6分)

1、B2、C3、A4、B5、A6、C7、D8、B9、B10、A11、BCD12、ABD13、ACDE14、AC15、ABDE22、A23、C24、D25、B26、C27、B28、C29、A30、C31、B32、ABC33、ABCDE34、CD35、BCD36、BCE
1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创立阶段人物和观点的对应。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在书中,他论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他是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教育家。B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的是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C项正确。
A、B、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学记》中“学不躐等”的意思是指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指不能超过人的接受范围而施教。以上观点都阐明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A项正确。
B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巩固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有:示范性、创造性、复杂性、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等。其中,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劳动对象的差异性;(3)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学生的性别、家庭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差异,所造成的不同个性方面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B项正确。
A项: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因材施教、教育机智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的是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与编排的总体规划,是教育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计划包括培养目标;教学科目的设置(中心和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其中,开设哪些学科(学科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中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个体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四者缺一不可。其中,意,即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题干中,“某学生决心改掉日常迟到的习惯,但是到了冬天,还是经常迟到”说明其道德意志不强,应该培养其道德意志。C项正确。
A项: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是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做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道德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7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辅导。问题预防是指在可能的问题发生之前,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提高学生将来应付问题的能力。题干中,“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提前进行了集体辅导”,也就是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了疏导,是问题预防的方法。D项正确。
A项:早期干预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一系列服务的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缺陷矫正是指对于极少数长期处于恶劣环境下已经积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的学生,需要进行系统的矫正。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发展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学生在不同的时期,面临不同的适应和发展的任务,可能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在此之前,我们就应该开展必要的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成功完成心理一社会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个体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在社会环境中,存在着各种人类的创造物和创造性工具,个体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掌握它们。同样的,个体与社会环境中不同性质的各类群体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即个体成长最终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
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这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的活动。A项正确。
B、C两项: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单独表述是不正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