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贵州省贵阳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2分,共18分
1
我党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  )。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B、德育、智育、体育、科学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实践教育
D、德育、智育、体育、信息技术教育
2
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称为注意的(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一项是(  )。
A、班级中发现有物品丢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公开说是某学生拿的
B、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玩手机,于是将其手机没收
C、某班级在《班规》中规定,迟到一次罚款5元,不做作业一次罚款10元
D、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某老师不允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4
教学设计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应当重点分析学习者的(  )。
A、学习准备状态
B、学习风格
C、起点能力
D、一般特点
5
教育者的人性观直接支配其教育观,影响其教育行为。某些教育者主张用严格的制度规章来约束学生的“不好的第一天性”,从而形成某种秩序,这种教育观念所主张的人性观是(  )。
A、人性本善论
B、人性本恶论
C、人性中性论
D、人性伪装论
6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自主、合作、探究
B、平等、合作、探究
C、实践、创新、独立
D、合作、探究、互动
7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培养(  )。
A、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
B、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
C、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
D、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8
小华刚过十五岁生日,正逢一个企业招工,小华通过招聘被企业录用。该企业录用小华的行为违反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9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社会需求的(  )。
A、心理状态
B、情感体验
C、情绪状态
D、价值体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0
下列选项属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有(  )。
A、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能力
B、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
C、了解学生和自我控制能力
D、领导管理和规划协调能力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立法目的是(  )。
A、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B、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C、帮助学校领导干部对教师进行管理
D、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12
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  )。
A、独特性
B、生成性
C、自主性
D、整体性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的使命就是使人获得终身学习关键能力“终身学习关键能力”包括学会求知以及(  )。
A、学会做事
B、学会共处
C、学会发展
D、学会改变
14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这些方面是(  )。
A、生理
B、心理
C、自然性
D、社会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分,共3分
15
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主动实践获取经验为主,来安排有关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一种课程类型。(  )
16
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以直接性学习为主,间接性学习为辅。(  )
17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学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个性化分析,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9分
18
班级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的教育活动由            的阶段进入到集体指导为主的阶段。加强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是受学校校长的委托,为学校班集体设置的专门负责该班教育和管理的教师。
19
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氛围,是由教师的            、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杂费。
2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            是师德的灵魂,​​​​​​​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22
“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摒弃知识本位、以应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行为。要以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基本​​​​​​​            ​​​​​​​,关注学生的个性为​​​​​​​            目标。
五、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阐述理由。
23
一位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气氛更加强烈,规定只要有学生回答完问题,其他人都必须用三次掌声表示鼓励。
24
有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传授学科知识、达成“双基”为目的,而不应再承担其他任务和功能。
六、简答题。请按题目要求,进行简答。
25
课堂提问既是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共同交流、推进教学进程的重要环节,又是一项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技能。请问课堂提问应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回答三条即可)
26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有利于为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请答出教学过程的概念、要素及其特点。(特点回答三点即可)
27
为了有效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学生在校园内出现哪些情况时,学校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必须第一时间联系监护人?(回答三条即可)
28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自身发展,因此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极为重要。请问教师自我心理调适有哪些方法?(回答三条即可)
七、案例分析题。阅读材料,进行简答。
(一)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讨论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后,教师马上将身体转向黑板,抓紧时间板书,很快板书写好,教师转过身来,问道:“同学们讨论好了吧?”同学们回答:“讨论好了。”“嗯,我看大家都讨论得很好,现在谈谈你们讨论的情况。”
29
请分析此案例中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存在哪些不足,并阐明理由。
(二)
某老师在新同学见面会上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说说迟到的问题。一般来说,迟到了站在教室门口喊“报告”是一件难为情的事情,谁不想早一点到校呢?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谁不想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呢?但人们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迟到,现在我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本学期打算迟到30次的请举手。”全班无一人举手。“打算迟到20次的请举手。”全班还是无人举手。“打算迟到10次的请举手。”仍无人举手。“打算迟到5次的请举手。”全班只有一人举手。老师说:“非常好,看来我们班本学期迟到的同学并不多,最多的才5次,而且仅仅是打算,很可能达不到5次,即使达到或超过5次也没有关系,只要大家对于时间观念有了正确的认识就行了。”老师承诺:“本学期结束,如果全班无一人迟到超过5次,我给大家唱两首歌。”“好。”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热烈鼓掌。学期结束时,全班仅有2位同学迟到3次,5位同学迟到一次。在期末家长会上老师唱了两首歌,虽然唱得并不是特别好,但家长和全班同学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30
此案例中这位老师的教育艺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请从三个方面谈谈并阐明理由。
八、论述题。请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31
不少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孩子热爱学习,但往往事与愿违,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这涉及到学习动机激发问题,请谈谈:
什么是学习动机。
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有何不同。
请试述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2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师威信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请谈谈:
你对教师威信的理解。
试述如何有效地建立教师威信。

1、A2、B3、D4、C5、B6、A7、D8、D9、A10、ABCD11、ABD12、ABCD13、ABCD14、ABD15、A16、B17、A18、个别指导为主、班主任19、教风20、儿童、学费21、关爱学生、终身学习22、知识和能力、健康发展
1
本题考查的是我党的教育方针。我党的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因此,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A项正确。
B、C、D三项:科学教育、实践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均不属于全面发展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上的一种品质。注意的稳定性的标志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注意的高度集中。因此,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称为注意的稳定性。B项正确。
A项: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也叫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广度也表明知觉的范围。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在同一时间内,学生从事听课和记笔记这两种不同的活动,正体现了注意的分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万事开头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已经开始一件新工作了,但注意还没有转移,这是“分心”的另一种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D项中,某老师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不允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这是侵犯了学生受教育中的第一条,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D项正确。
A项: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选项中,班级中发现有物品丢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公开说是某学生拿的,这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选项中,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玩手机,于是将其手机没收,这是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某班级在《班规》中规定,迟到一次罚款5元,不做作业一次罚款10元,这是不正当的体罚,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教学设计的学生需要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要以“学习需要分析”作为起点。所谓“学习需要”,是指学习者学习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学习需要的分析就是找出差距的过程,它包括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学习者的兴趣、经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风格等)、内容分析(内容的类型,内外部条件等)以及教学任务分析。其中,对学习者的分析,主要是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状态、一般特点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是分析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起点能力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习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知识结构状态及能力水平,同时要进行学习态度的分析。C项正确。
A、B、D三项:均属于学习需要分析中对学习者的分析,但不是重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5
本题考查的是人性本恶论的内涵。 人性本恶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题干中,教育者主张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学生“不好的第一天性”,说明教育者认为人的第一天性是“恶”的,需要约束,这种教育观念所主张的人性观是人性本恶论。B项正确。
A项:人性本善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不属于题干中所描述的人性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新课程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其中,在学生的学习方式方面,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体来讲,新课改在学习方式上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