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师招聘考试题【含公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7小题,每题1分,共107分。
1
(  )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
教育目的反映着办教育的主体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人的培养规格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中,(  )是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A、发展性教育目的
B、终极性教育目的
C、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D、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3
在社会本位论者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  )的高低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A、社会效益
B、个人利益
C、经济水平
D、个人素质
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回答好(  )这一根本问题,春风化雨,凝聚人心,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汇聚起铸就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A、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B、教育是什么,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
C、培养什么人,怎样办教育,为谁办教育
D、教育是什么,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5
下列四位同学中关于孔子的讨论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知识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B、小芳: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晩年时整理了“六经”
C、小阳:孔子最早使用“教育”这个词,并主张“有教无类”
D、小英:孔子不但重视繁文缛节,而且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6
下列关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成语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顺序性——陵节而施
B、阶段性——温故而知新
C、不平衡性——拔苗助长
D、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7
有学生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也就越高,他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B、正确的,因为掌握知识就是为了发展智力
C、错误的,因为智力决定掌握知识的快慢
D、错误的,因为智力并不完全随着知识的掌握而自然发展起来
8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教学,其目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分数,而是帮助学生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创设情境→搭建支架→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B、确定问题→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C、创设情境→进入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效果评价
D、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9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下列不属于美育主要任务的是(  )。
A、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成绩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要主动学习别人的思想、情感、品质等方面的优秀之处,并使自己与之保持一致,这体现了品德形成的(  )阶段。
A、服从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11
小美经常顺手牵羊拿走同学的文具盒,老师发现后严厉的批评了她。小美感到很困惑,明明知道偷东西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这说明小美目前缺乏(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12
下列行为中,需要加强“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的“知”的是(  )。
A、小亮明知上课玩手机不对,但还是玩了
B、小张身心尚未成熟,不能辨别是非善恶
C、小赵对公交车上老人倚老卖老的行为感到愤怒
D、小罗在生活中总是喜欢有意无意地拿同学东西
13
依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道德是儿童超我人格的发展,是儿童早期经验中成人道德标准的内化。在他的人格结构中,“超我”(  )。
A、是人格的象征,是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
B、是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的情欲冲动部分
C、奉行“现实原则”,把本我需要的满足纳入现实的轨道
D、依据“快乐原则”,要求得到直接满足,谈不上道德判断
14
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其中不包括(  )。
A、教育者的需要
B、学习者的需要
C、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D、学科发展的需要
15
在A学校,学校的课程相当一部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自主探究进行学习。这反映在A学校所主张的课程理论最有可能为(  )。
A、学科中心课程论
B、活动中心课程论
C、社会中心课程论
D、教师中心课程论
16
课程实施取向中的(  )提倡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状态等,随时随地对教学做适当调整,以促进课程最大效度地被学生理解与掌握。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目标取向
D、相互适应取向
17
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B、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选修课程
C、活动有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之分
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
18
邓老师在教新知识前,会用与新知识有联系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邓老师会采用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是教师(  )的体现。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认知能力
C、教学反思能力
D、教学操作能力
19
陈老师发现今年所教班级的学生比去年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薄弱,于是她对去年的教案做了大幅度修改,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更多基础知识的讲解,并设计了更多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陈老师的工作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协作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20
班级组织是由不同个体集结而成的,但要成为具有组织特性的团队,需要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不断分化与整合中成长和发展,其中(  )是班级组织形成的第一阶段。
A、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B、团体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C、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D、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阶段
21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班级管理理念,通过设立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和卫生、宣传等专项事务负责人,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这主要体现的是班级管理中的(  )。
A、目标管理模式
B、常规管理模式
C、平行管理模式
D、民主管理模式
22
章老师最近发现学生下课后总是一个个小团体聚在一起,询问班长和学习委员后得知,最近新出了一个玩具盲盒,大部分学生都在收集、交换,甚至互相攀比,小部分受家庭条件制约,没有收集玩具盲盒的学生就被排除在小团体之外,对此,章老师应通过(  )的方法进行集体培养。
A、确定集体目标
B、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
23
小美是家中的独生女,从小就备受父母宠爱,性格比较任性。进入学校后,她当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从此小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主动承担对班级的责任,也开始懂得体谅爸爸妈妈,父母不禁对她刮目相看。这说明(  )。
A、班级作为一种集体生活,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B、班级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
C、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
D、班级组织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4
感恩节当天,班主任围绕“心存感恩,学会感恩”主题,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上,班主任让学生回忆并讲述了自出生到现在父母与自己之间的小故事,使学生意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这种类型的班会活动属于(  )。
A、体验型
B、实践型
C、表演型
D、叙事型
25
王瑞同学将家里的宠物猫带到教室里来,并告诉班主任:“我家里没有人。我担心没人照顾我的小猫,就把它带到教室里来了。”如果你是班主任,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为了维护班级纪律,立即让王瑞将猫送回去才能回学校上课
B、告诉王瑞“老师暂时帮你照管小猫,你下次不要将它带到学校来,会影响同学们上课”
C、允许王瑞这一次将小猫带进教室里听课,但下不为例
D、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打电话让王瑞的父母来学校将小猫领回去
26
王老师在讲课前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一走进教室,就感到大家学习热情很高,希望在我讲课的时候这份热情能保持下去。”王老师引入课程的方式为(  )。
A、引导式
B、提示式
C、表扬式
D、检查式
27
某日,陈老师由于睡过头,早上第一节课迟到了。陈老师匆忙跑进教室时,差点摔倒,全班同学哄然大笑,许久不能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如果你是陈老师,面对此情景做法最合适的是(  )。
A、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这节课上自习整顿纪律
B、将心中的怒火发泄给嘲笑自己的学生,并布置大量作业
C、因自己迟到向学生道歉,维持课堂纪律并开始上课
D、掩饰自己的迟到,迅速开始上课
28
陈老师发现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对学习抱有很大的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学习持消极态度。于是在一次考试中,陈老师有意给几位成绩不及格的同学打了68分,并在试卷上评价“先预支给你68分,但我相信不久之后你会还给我”。此后这几位同学都对该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下列选项中,能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做出合理解释的是(  )。
A、认知失调理论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29
教案可分为详案和简案两种,下列关于详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篇幅往往比较大
B、对教学活动的细节进行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C、一般适用于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
D、是上课的绝对蓝本
30
在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小明妈妈向老师反映小明在写作文方面十分困难,希望可以多讲解作文写作的方法,老师表示写作是综合内容,需要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练习才会提高,单独讲解写作方法效果甚微。这是因为教学本身需要遵循(  )原则。
A、动机
B、结构
C、序列
D、管束
31
王老师在教学时,经常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尝试把所学习的新观念同原有的旧观念结合起来。根据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论,王老师的要求属于(  )阶段。
A、明了
B、联想
C、系统
D、方法
32
下列古语与“学不躐等”体现的教学原则相近的是(  )。
A、欲速则不达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D、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33
老师在给学生讲述人体骨骼的时候,借助人体骨骼模型让同学们进行观察。这属于教学直观中的(  )。
A、言语直观
B、模象直观
C、表象直观
D、图像直观
34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有多方面的含义,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属于(  )。
A、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
B、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
C、教学方法的评价过程
D、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
35
教师不仅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期望,即使是对同一个学生的不同时期也存在不同的期望,这体现了教师期望效应的(  )特点。
A、暗示性
B、层次性
C、情感性
D、单一性
36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热衷于形式的翻新、多媒体的滥用,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把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中“外显”出来,而丢弃了教学的根本,这种做法主要忽略了课堂教学的(  )。
A、趣味性
B、完整性
C、实效性
D、及时性
37
程序教学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技术,斯金纳主张程序教学应通过(  )来进行。
A、教学机器
B、情景模拟
C、课外延伸
D、教师引导
38
教师在上课前采取教材结构化策略对教材进行加工,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结构化方法对教材进行处理
B、教材结构化策略要求教师吃透教材
C、结构化策略对优等生帮助尤其显著
D、教师可用教材加工的方法训练学生
39
教师的语言需要遵循科学性,下列选项中符合教师语言规范的是(  )。
A、政治课上老师说“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生物课上老师说“脑袋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C、地理课上老师说“吃饭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性等人文特性”
D、语文课上老师说“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
40
影响学生学习的要素有很多,下列属于环境类要素的是(  )。
A、喜欢结伴学习
B、对光线强弱的偏爱
C、学习责任感的强弱
D、喜欢听觉刺激
41
王老师和李老师就“教学过程的双边性”展开讨论,王老师说:“教学过程是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李老师认为:“教学过程有时需要教师的指导,有时也要学生主宰课堂,”下列对两位老师的言论评价正确的是?(  )
A、王老师的说法正确,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能够满足师生在不断地交流和碰撞中实现知识的授受
B、王老师的说法错误,教学过程的双边性更侧重于教师的主导性
C、李老师的说法正确,教学过程的双边性就是教师和学生交替主导教学过程
D、两位老师的说法都正确,涉及师生的教学过程都是“双边性”的体现
42
教师在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时,组织班里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A、协作教学
B、开放教学
C、个别教学
D、复式教学
43
赫尔巴特曾经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主要体现了(  )的特点。
A、观念性隐性课程
B、物质性隐性课程
C、制度性隐性课程
D、心理性隐性课程
44
学校突发事件的种类有很多,甲校学生在学校食堂就餐时发生大规模食物中毒的事件属于(  )。
A、政治类突发事件
B、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
C、学生意外伤害事件
D、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治安事件
45
某校的防暴雨应急预案的应对方法中,错误的是(  )。
A、暴雨来临时段,学校应检查所有门窗
B、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都应坐在值班室查看监控,不能随意走动
C、若房屋内漏雨,应当切断电源,有秩序地转移贵重物品
D、积水退尽后,学校应当和防疫部门一起做好消毒和清洁工作
46
孙老师在上课的途中发现学校运动场附近有学生与社会青年正在斗殴,此时孙老师应采取的应对措施为(  )。
A、组织班上一些身强体壮的男学生,协助自己制止斗殴
B、组织部分学生,让他们拦截并控制参与斗殴的社会青年
C、进入运动场,大声训斥并惩罚参与斗殴的本校学生
D、及时向校内保卫人员报告,必要时马上报警
47
李华总是在上课时看课外书,梁老师知道后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表扬了认真上课的同桌。自此以后,李华再也没有在上课期间看与课堂无关的书。老师使用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属于(  )。
A、直接干预
B、替代强化
C、团体警觉
D、处理转换
48
课间休息时间,四位学生在聊天,A说:“我努力学习是为了获得国家奖学金。”B说:“我是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而努力学习的。”C说:“我跟你们不一样,我努力学习是因为我真的对学习很感兴趣。”D则说:“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取学校第一名。”以上四名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附属内驱力的是(  )同学。
A、A
B、B
C、C
D、D
49
小美十分喜爱舞蹈,她既想加入学校的舞蹈协会来接受系统性的训练,又怕参加舞蹈训练会占用自己大量的学习时间而影响学业。小美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50
学生小张自己看书和记笔记的学习效率比听老师讲课更髙,而学生小李则更需要听老师的讲授来识记知识,这体现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受(  )生理因素的影响。
A、视觉刺激
B、时间节律
C、感觉通道
D、大脑单侧化
51
虽然赵同学能将自己先前记忆过的古诗词准确地背诵下来,但是在记忆新古诗词时却显得十分吃力。尤其在背诵新古诗词时,她总会将部分旧知识混入其中。赵同学可能是受到了(  )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刻板印象
D、思维定势
52
一匹马不愿意驮任何东西,可以先在马背上放一条轻羊毛毯,然后放上鞍子,再在鞍子上放些东西,逐渐增加重量,直到最后人骑上去。这是运用了(  )消除马不愿意驮东西的习惯。
A、刺激法
B、疲劳法
C、阈限法
D、对抗性条件作用
53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将人们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内发出的行为。以下不属于应答性行为的是(  )。
A、望梅止渴
B、画饼充饥
C、守株待兔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54
学生小刘对数学不感兴趣,常常不做作业,但他十分喜欢打篮球,因此方老师告诉小刘,只有做完了今天的数学作业,才能和同学去打篮球。这种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的方式涉及强化物选择的(  )。
A、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B、霍桑效应
C、木桶效应
D、普雷马克原则
55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但新老师有时候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对抗性课堂氛围。下列情形属于对抗性课堂氛围的是(  )。
A、个别同学对于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昏昏欲睡
B、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有人在聊天,有人在看漫画
C、同学们积极地回答问题,专注度高
D、课堂十分安静,同学们心不在焉,没有人回答老师的问题
56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是同伴关系的主要特征。
A、彼此教育
B、互相模仿
C、互相竞争
D、彼此平等
57
亮亮和萌萌本是同桌兼好友,但由于亮亮没有帮萌萌隐瞒其抄作业的行为,萌萌对亮亮非常不满并要求换座位,王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可从(  )的交友原则方面对萌萌进行引导。
A、广交朋友
B、乐交诤友
C、多交益友
D、不交损友
58
刘老师在向同学们讲授“鸟”这个概念时,举出一些诸如“大雁、喜鹊、麻雀”等例子,同学们都误认为只有会飞的才是鸟。为了防止同学们出现此类过度概括,刘老师需要为学生呈现出(  )。
A、正例
B、反例
C、规则
D、变式
59
下列现象属于学习正迁移的是(  )。
A、小丽学习过电子琴后,学钢琴更加容易
B、小雅掌握英语语法后,与之前学过的中文语法混淆了
C、小陈在长时间看手机后,会无意识地用手滑非触屏电脑
D、小王驾驶手动挡汽车的习惯总是会影响他驾驶自动挡汽车
60
王老师在评讲数学月考试卷的最后一题时,书写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占满了整个黑板,李峰能关注到黑板上的大部分内容,这体现的注意品质是(  )。
A、注意分散
B、注意转移
C、注意广度
D、注意分配
61
进入初中的小陈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只是为了应付学习任务,后来随着掌握的物理基础知识越来越丰富,他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凭着兴趣可以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物理上。这种注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62
从记忆类型来看,对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个事实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运动记忆
63
学生小黄在学习了“蝴蝶”“蜜蜂”“蜻蜓”等词后,再学习“昆虫”一词,进而知道“蝴蝶“蜜蜂”“蜻蜓”都属于“昆虫”。这种学习过程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64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学习,小吴终于能够正确区分类似于“洗”和“冼”“祗”和“祇”这些形相近而意不同的汉字了。上述能力属于(  )。
A、习得与应用规则的能力
B、习得与应用高级规则的能力
C、辨别能力
D、获得与应用概念的能力
65
学生小李,一到考试临近时,就紧张不安,难以集中注意力,还出现过度出汗、睡眠障碍等不适反应,这属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的(  )。
A、强迫症
B、抑郁症
C、焦虑症
D、恐怖症
66
在街上遇到“猫”之后,通过父母的解释,儿童形成了对“猫”的基本理解,包括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脾气秉性等。此时儿童关于“猫”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  )。
A、概念
B、命题
C、表象
D、图式
67
教师不同的态度会对学生人格有不同的影响。张老师是个“老好人”,对学生实行“放养”式管理,上自习课的时候学生吵闹也不会对学生进行惩罚,只是等待他们安静下来,张老师这样的态度会使学生形成(  )的人格特点。
A、情绪紧张、冷淡、攻击性强、自制力弱
B、无组织纪律性、无团体目标
C、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友好、有领导能力
D、易怒、侵犯性强
68
在(  ),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引起注意和知觉,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选择性知觉,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A、学习的保持阶段
B、学习的回忆阶段
C、学习的反馈阶段
D、学习的领会阶段
69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所偏好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下列对于场独立型学生与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场依存型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
B、场依存型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
C、场独立型学生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
D、场独立型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70
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外乎五种类型。下列学习任务中,体现的学习结果类型属于态度的是(  )。
A、陈述灭火器的主要种类
B、举例说明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圧力和体积关系的规则
C、用活动扳手拧紧螺帽
D、选择阅读小说作为课余消遣活动
71
胡老师在教学生新的广播体操时,在学习广播体操的某一阶段,胡老师通过精练的讲解和准确的示范使学生形成广播体操正确的动作概念,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教学,但没有过多强调动作的细节。则该阶段最有可能是动作技能形成的(  )。
A、泛化阶段
B、分化阶段
C、巩固阶段
D、自动化阶段
72
“心不及墨”强调的是精加工策略中(  )的重要性。
A、人为联系策略
B、内在联系策略
C、生成策略
D、记笔记策略
73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张老师带领学生理解地理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有规律可循。他经常将很多知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星系时,张老师让同学们掌握这样一个结构: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这种记忆法是(  )。
A、首字母记忆法
B、图表记忆法
C、从属联想记忆法
D、口诀记忆法
74
王岩学习认真,做事冷静沉着,有耐久力,能承担长时间的学习任务,但思维反应较慢。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75
根据埃利斯的ABC理论,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的评价及糟糕至极的结果三个特征。下列说法体现了“绝对化要求”的是?(  )
A、“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
B、“我这次考试一定要考年级第一”
C、“在全校师生面前演讲时忘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D、“如果我这次考试失败了,那我的整个人生就没有希望了”
76
当同学小军嘲笑花花的外貌时,花花没有生气,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花花的做法体现了自我意识中的(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节
D、自我评价
77
图片反映了(  )。

A、某些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B、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有可无,无关紧要
C、某些学校缺乏民主,成为了某些人的一言堂
D、学生成绩越好的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越弱
7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这是在强调,作为教师要(  )。
A、明道信道
B、业精善学
C、敬业爱生
D、立德垂范
79
下列对“家校共育”的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B、家校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C、学校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获得家长对学校管理和发展的认同
D、老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无论家长问任何问题都应马上回复和解释
80
某老师主张“唯分数论”,宣扬成绩决定一切,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他方面肯定也不好。四个同学对此进行了讨论。
小周说:“这个老师是正确的,最后决定我们能去哪所大学的还是成绩。”小吴说:“这个老师是正确的,成绩不好的学生其他能力也不会好。”
小郑说:“这个老师是错误的,不读书的人出路比高材生更好。”
小王说:“这个老师是错误的,老师不应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他们四人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周
B、小吴
C、小郑
D、小王
81
下列教师的教育惩戒行为,不符合要求的是(  )。
①小明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王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用书本拍打其头部
②小张在某次期末考试中语文不及格,李老师在班上骂他是猪脑袋,还让其他同学以后只能叫他“蠢蛋”
③小刘多次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张老师对他进行一番劝说后并让他写一份书面检讨
A、仅①②
B、仅②③
C、仅①③
D、①②③
82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  )学校(  )入学。
A、户籍所在地;就近
B、户籍所在地;凭分
C、经常居住地;就近
D、经常居住地;凭分
83
甲学校校长打断刘老师正常的上课进程,让其去迎接临时到访的上级领导,该校长的做法侵犯了刘老师的(  )。
A、管理学生权
B、科学研究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权
84
下列开拆、查阅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的情形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的是(  )。
A、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依法进行检查
B、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未成年人开拆、查阅
C、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本人的人身安全
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父母因顾虑未成年人的异性交往问题
85
父母最近发现小君做作业时总是玩手机。心不在焉,甚至不想和父母沟通。一次。母亲无意间发现小君在社交网站上与一群不良青年有瓜葛,从其手机中的交谈内容还发现,这群不良青年正在蛊惑小君吸食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小君父母应当立即将情况报告给(  )。
A、法院
B、居委会
C、公安机关
D、教育部
8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入学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撤销入学资格。并责令停止参加相关国家教育考试(  )。
A、一年以上三年以下
B、二年以上五年以下
C、三年以上六年以下
D、四年以上十年以下
87
(  )提倡一场教育革命,把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儿童方面,就像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向太阳一样,这样儿童变成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措施应围绕着他们组织起来。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福禄贝尔
D、陶行知
88
幼儿可以自如地应用“这个”“那个”“你”“我”“他”等代词来代替“空空”“鸭鸭”等名词,还可以进行“娃娃家”的活动,这个时期的幼儿可能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9
三岁的潼潼学会穿衣后,对于妈妈提出的穿衣要求,都会以“不,我不要这样穿”来抗拒妈妈的要求,此时的潼潼处于身心发展的(  )。
A、关键期
B、危机期
C、服从期
D、成熟期
90
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区域活动中艺术领域的是?(  )
A、玩沙
B、阅读
C、建构
D、生活服务
91
某幼儿教师在一节艺术课结束时,让画得好的小朋友给大家演示他是怎么画的,以此培养幼儿的主动精神,让幼儿在演示中巩固画画的技巧,该教师使用的结课方法是(  )。
A、归纳结课
B、比较结课
C、活动结课
D、过渡节课
92
在实践中,学前教育领域出现的“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产生的“大上学”“狠上学”现象,说到底就是缺乏对学前教育(  )的充分认可。
A、启蒙性
B、时代性
C、公益性
D、系统性
93
因丹丹阅读能力差,王老师便把绘本上的文字内容制成录像,用录像教学帮助丹丹学习。王老师采用的是适宜性教学法中的(  )。
A、资源利用模式
B、补偿
C、治疗
D、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
94
谢老师发现虽然她经常要求学生要一起玩体育用具,但学生争抢用具的事还是会不断发生。因此,谢老师就询问争抢他人用具的学生:“如果别人也抢你的用具,你高兴吗?”谢老师运用的是学生交往行为培养方法中的(  )。
A、模仿学习法
B、价值澄清法
C、移情训练法
D、游戏训练法
95
关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外铄论”,近代西方思想家洛克的“白板说”均属于(  )。
A、相互作用论
B、外因论
C、内因论
D、条件论
96
幼儿能够区分出远处的大树要比眼前的小树大,这是幼儿知觉(  )的体现。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97
(  )要求在阅读图书开始部分时,能根据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推测故事的事件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取向,该技能不仅能够帮助幼儿理解每个具体的阅读内容,扩大阅读经验,还可以帮助幼儿在未来阅读学习中快速理解阅读内容。
A、观察理解技能
B、概括技能
C、预期技能
D、质疑、假设技能
98
(  )指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高尚的言行为幼儿作出表率,从而影响幼儿、教育幼儿。
A、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B、拒腐防变、廉洁从教
C、严谨治学、锐意创新
D、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99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规定,下列不属于4~5岁儿童动作发展要求的是?(  )
A、能沿边线较直的画出简单图形
B、能用筷子吃饭
C、能使用复杂的劳动工具
D、能边线基本对齐的折纸
100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的正餐间隔时间不得超过(  )。
A、3小时
B、3.5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101
为防止在活动中出现交通事故,甲校严禁组织活动,学校采用的风险管理是(  )。
A、回避风险
B、降低风险
C、转移风险
D、接受风险
102
小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受同学讽刺、与父母关系紧张,这属于小学生挫折中的(  )。
A、成就挫折
B、人际挫折
C、情感挫折
D、认知挫折
103
老师说上一句,学生可以知道下一句,这属于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  )。
A、思想活跃
B、想象力丰富
C、大脑中存在相关脚本
D、积极响应老师教学
104
下列属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是(  )。
A、小学生商场里玩密室逃脱
B、天文学家探索宇宙信息
C、利用谐音记忆法背单词
D、学生李娟聚精会神地听教育专家讲座
105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落后,体育也差,没什么过人之处,唯一喜欢的就是欺负别人,玩弄女生的辫子,把同伴绊倒等等,别人并没有招惹他,但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原因,纯粹为伤害而伤害。他的这种表现属于(  )。
A、学习障碍
B、注意力缺失
C、强迫障碍
D、攻击
106
小刚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不爱学习,喜欢打游戏,然后班主任知道后利用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希望把小刚的注意力从游戏引到学习。从学习动机角度来看,该老师的做法(  )。
A、满足小刚的需要以更好地促进其求知需求
B、适宜运用竞争手段去激发小刚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C、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迁移,从游戏转向学习
D、创造学习情境,以激发小刚对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07
小学生东东的数学成绩不好,不自信,数学老师发现后便对他做个别辅导,东东成绩提高之后认真学习数学,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老师在帮东东(  )。
A、建立自信,克服羞怯
B、建立主动,克服内疚
C、建立勤奋,克服自卑
D、建立角色同一,克服混乱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08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下列属于文明礼貌、遵守纪律教育的要点的有(  )。
A、教育学生说话和气、举止大方文雅
B、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
C、教育学生按时上下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
D、教育学生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
109
在当代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钱学森之问”“中小学择校热”和“精英大学农村学生减少”等一系列教育现象,主要受到(  )的影响。
A、文化因素
B、制度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
110
不少中小学校长表示:“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通过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为成就青少年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这说明劳动技术教育(  )。
A、是德、智、体、美的具体运用与实施
B、在全面教育中起着灵魂、核心、统率作用
C、能传授学生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
D、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111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教师在教学中应当(  )。
A、督促勉励学生,但又不强制压抑
B、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给现成答案
C、注重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D、尊重学生的主导地位,但又不放纵学生为所欲为
112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包括(  )等。
A、身体耗竭
B、心智枯竭
C、情感衰竭
D、同事关系紧张,人际关系恶化
113
班级文化包括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下列属于班级精神文化层面的有(  )。
A、班级人际关系
B、班级舆论
C、班级公约
D、班级奖惩规定
114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下列体现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有(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自为之,不若与人为之;与少为之,不若与众为之”
C、“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D、“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15
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收集教学资料,为上课做准备。备课工作包括(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设计教法
D、批改作业
116
作为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习迁移会受到学习过程中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是(  )。
A、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B、经验的概括程度
C、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
D、情境作用
117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联系,下列情形中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敌对目标行为的有(  )。
A、家长行为举止端正庄重
B、家庭中无人管教
C、家长无原则地溺爱
D、家长严厉有余,爱抚不足
118
小斌经常在课堂上吵闹,老师惩罚小斌不让他参加课后学校举行的游园会活动。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老师对小斌使用正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
B、老师对小斌使用外部强化的方式进行教育
C、老师对小斌惩罚的结果是不能确定的
D、教育活动中应尽量多使用强化少用惩罚
119
学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可采用的技巧有(  )。
A、不以自我为中心
B、学会倾听和分享
C、主动与同伴交往
D、理智地把握交往的度
120
教师在纪律教育中运用情境时要注意(  )。
A、突出形象,寓理其中
B、将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按照情感本身发展的历程安排情境教育的步骤
C、所营造的情境要和学生现有的经验、情感及思维能力相衔接
D、采用多种表现形式,加强情境的吸力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121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因此需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侧重培养(  )等观察力品质。
A、创新性
B、敏锐性
C、精确性
D、细微性
122
下列属于学校开展心理辅导教育途径的有(  )。
A、学校每周为各班设置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
B、蒋老师在班会课上为同学们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C、校聘请心理健康老师为同学们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D、街道社区为留守学生进行暑期心灵关爱活动
123
下列体现了正强化原理的有(  )。
A、学生在校园内吸烟将会给予警告处分
B、小明在周末没有认真完成作业,妈妈不让小明看电视
C、小方在默写测验中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了小方一朵小红花
D、小郑在暑假期间积极帮妈妈做家务,于是妈妈带小郑去游乐场玩耍以示奖励
124
教师职业信念是指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信不疑的态度,主要表现为(  )。
A、确立正确的自我价值实现尺度
B、对每个学生都视如己出
C、培养自己对教育工作的深厚感情
D、要锤炼形成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
125
教师劳动工具的特殊性指的是教师不仅仅使用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性工具,还要利用好教师的个性。教师个性包括(  )。
A、教师个人的思想品德
B、教师个人的意志信念
C、教师个体的知识和才能
D、教师个体传授知识的技巧和本领
126
师德情感是指教师心理上对师德规范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荣辱、美丑等的情感体验,是师德意识的一部分。以下属于师德情感的有(  )。
A、正义感
B、自豪感
C、荣誉感
D、幸福感
127
根据有关规定,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应当根据自身的(  ),避免和消除相应的危险。
A、年龄
B、认知能力
C、家庭环境
D、法律行为能力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28
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因此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首先表现为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129
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做到跨年龄段教育,这是传统学校教育无法实现的;但传统学校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这是网络教育不能实现的。(  )
130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成为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时,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
131
在教育目的上,杜威指出,教育过程之外无目的,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生长即教育的目的。(  )
132
夸美纽斯说过: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是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的图像,呈现给学生,这体现了教学的量力性原则。(  )
133
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校风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校训、校歌、校徽、校旗。(  )
134
总的来说,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启动、导入、展开、调整和结束5个环节。(  )
135
操场绿化、标语、长廊等校园环境,都发挥着潜在的美育功能。(  )
136
在教育开始阶段应该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材料,以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  )
137
演示法和参观法都是一种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
138
教学是以间接经验为主来组织学习,学生主要通过书本接受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  )
139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就要强化教师思想素质和师德素养,引导教师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增强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  )
140
“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法律意识,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
14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
142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教师给予更多尊重、理解和关爱。(  )
143
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共存。(  )
144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不得自主进行。(  )
145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
146
未成年人有“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行为,应以刑事犯罪论处。(  )
147
学校、老师必须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

1、B2、C3、A4、A5、B6、D7、D8、D9、D10、C11、B12、B13、A14、A15、B16、D17、B18、D19、C20、A21、D22、B23、B24、D25、B26、C27、C28、C29、D30、C31、B32、A33、B34、D35、B36、C37、A38、C39、D40、B41、A42、D43、C44、B45、B46、D47、B48、B49、A50、C51、A52、C53、C54、D55、B56、D57、B58、B59、A60、C61、C62、C63、A64、C65、C66、D67、B68、D69、D70、D71、A72、D73、C74、B75、B76、C77、A78、B79、D80、D81、A82、A83、C84、D85、C86、B87、B88、B89、B90、C91、C92、A93、B94、C95、B96、D97、C98、A99、C100、C101、A102、B103、C104、D105、D106、C107、C108、ABC109、ABC110、CD111、ABC112、ABCD113、AB114、BD115、ABC116、AD117、BCD118、CD119、ABCD120、ABCD121、BCD122、ABC123、CD124、ACD125、ABCD126、ABCD127、ABD128、B129、B130、A131、A132、B133、A134、A135、A136、B137、A138、A139、A140、B141、B142、A143、A144、B145、A146、B147、B
1
本题考查教育起源的学说。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学说,其代表人物是沛西·能和利托尔诺。B项正确。
A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是最古老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中国的朱熹。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批判了“教育生物起源论”不区分人类教育与动物本能的庸俗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而动物界不存在人类的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育的劳动起源说又称为社会起源说,其代表人物是米丁斯基和凯洛夫。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分类。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社会一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C项正确。
A项: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及其活动在不同阶段所要连续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各种教育及其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内含对人发展的理想性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社会一定的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社会本位论者强调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制定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是教育目的所在。在社会本位论者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社会效益的高低是教育的价值所在。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和哲学家纳托尔普等。A项正确。
B项:教育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标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标和建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主张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标是其基本的特点。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罗杰斯、瑞士的装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积极探索教育工作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只有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春风化雨、凝聚人心,才能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汇聚起铸就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在晩年时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B项正确。
A项: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墨子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D项正确。
A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发展既不可逆、也不可逾越。顺序性的教学启示是要循序渐进,应该做到“不陵节而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向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阶段性的教学启示是要有针对性地分阶段教育,而“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巩固性教学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不平衡性有两方面的表现: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不平衡性的教学启示是要抓关键期,而“拔苗助长”违背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掌握知识与智力发展的关系。智力也称为一般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能力与知识、技能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中,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1)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2)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1)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2)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
本题考查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及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一般来说,抛锚式教学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其中,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美育的主要任务是:(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D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B、C三项:均为美育的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0
本题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C项正确。
A、B两项: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和根据缺乏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
本题考查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题干中小美“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说明其缺乏相应的道德意志。B项正确。
A项:道德认识又称道德观念,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能据此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判断。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等。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直接动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2
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即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B项:小张身心尚未成熟,不能辨别是非善恶,需要加强道德认识。B项正确。
A项: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小亮明知玩手机不对,但还是玩了,是道德意志不强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情,即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小赵对老人的行为感到愤怒是道德情感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行,即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小罗总是有意无意的拿别人东西,需要加强道德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3
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其中,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是人格的象征,是社会道德的代表,是人格的最后形式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根据完善的原则来活动,限制本我、指导自我、实现理想化的自我。A项正确。
B、D两项:本我是最原始的天生的无意识的情欲冲动部分,它依据“快乐原则”,要求得到直接满足,谈不上道德判断。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自我奉行“现实原则”,它把本我需要的满足纳入现实的轨道,但自我尚不足以控制本我,为此就需要超我。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
本题考查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1)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3)学科知识及其发展的需要(对学科的研究),课程内容来源于一些主要学科的知识,因而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学科为依托,即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学科本身的功能。教育者的需要不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A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B、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15
本题考查课程理论。活动中心课程论即儿童中心课程论,也称为经验主义课程论。所谓儿童中心课程,就是围绕儿童个人即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组织教学,而不是按学科内容进行施教。B项正确。
A项: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强调的是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实施分科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认为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6
本题考查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辛德等人关于课程实施取向的分类研究受到了课程学者的普遍认同。他们将课程实施或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缔造取向。其中,相互调适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D项正确。
A项: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所实施的课程与预定的课程计划之间的符合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则课程实施越成功。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程创生取向即把课程实施视为师生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共同合作、创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真正的课程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方案不过是一种供这种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7
本题考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出了最新的说明: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B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
A项: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除了指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表述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8
本题考查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其中,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看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它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题干中,邓老师在教新知识前,会用与新知识有联系的“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体现了邓老师的教学操作能力。D项正确。
A项: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9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教育机智。题中“她对去年的教案做了大幅度修改,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更多基础知识的讲解,并设计了更多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就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C项正确。
A项: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0
本题考查班级组织的发育。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有一个发育阶段。一般认为,班级组织的发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代表着一定的成熟度。(1)初始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班级主体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这是班级组织发育的初始阶段。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称此阶段为“松散型班级群体”。(2)中级阶段。第二阶段可称为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这是班级组织发育的中级阶段。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称此阶段为“合作型班级群体”。(3)高级阶段。第三阶段可称为团体要求框架内的矛盾阶段。这是班级组织发育的高级阶段。在群体动力学研究中,称此阶段为“集体”。A项正确。
B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不是班级组织形成的第一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1
本题考查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行班级民主管理主要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即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2)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如干部轮换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值日生制度、值周生制度、定期开展民主教育活动制度。按照班级守则管理班级属于班级常规管理。题干中“通过设立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和卫生、宣传等专项事务负责人,实现班级管理自动化”,体现的是民主管理模式。D项正确。
A项: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2
本题考查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应经常注意组织学生学习政治理论、道德规范,提高他们的认识;并坚持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思想行为,为形成正确舆论打下思想基础。题干中,班级出现攀比现象,章老师应该通过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的方法进行集体培养。B项正确。
A、C、D项:均属于班集体的培养。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3
本题考查对班级功能的理解。班级组织具有个体化功能:(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学生存在的人格及能力缺陷,可以通过班级组织进行矫正。如题干中的小美的任性性格在班级的影响之下被纠正。B项正确。
A项:班级作为一种集体生活,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社会化功能:(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文化对班级管理具有导向作用。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班级活动的开展,都是在一定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这些指导思想经过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逐渐形成了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一旦形成,便对班级管理起着指导作用。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4
本题考查主题班会。从活动类型看,主题班会可以分为体验型、讨论型、表演型、叙事型、综合型。其中叙事型是指通过一个事件、故事的讲述调动大家对这个故事的体验,唤起大家的共鸣。题干中,“班主任让学生回忆并讲述了自出生到现在父母与自己之间的小故事,使学生意识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了学生的感恩之情。”属于叙事型。D项正确。
A项:体验型是最常见的类型,是在主题班会里面通过对一个主题比较深入的体验,来达到最这个主题的深入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表演型是很多班级活动里面最经常被老师才用的。比如心理剧和道德情景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5
本题考查班主任工作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班主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面对教育事故灵活应变处理特殊情况,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6
本题考查组织教学的方法。所谓表扬式,就是教师在讲课前,能够及时地抓住当前学生中好的倾向,给予肯定,使学生在听讲之时,处于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使学生始终具有学习活动的良好心境。题干中王老师在课前短短的几句表扬,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表扬式的课程引入方式。C项正确。
A项:引导式即在讲课前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意义,以及方法、过程。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提示式即教师在预备铃打响后,就站在讲台前告知学生这节课要学的科目,提示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这对组织教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检查式即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如所用的教科书、笔记本、笔、尺等与这节课无关的东西是否拿走。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或自己检查准备情况。及时地表扬好的个人或小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这节课的重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7
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陈老师向学生道歉,维持纪律并开始上课是恰当而又有效的方法。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8
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题干中老师预支给成绩不理想的同学68分,加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属于效果律。C项正确。
A项:认知失调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矛盾。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9
本题考查教案的类型。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准备文案。教案有详略之分,可以分为详案和简案。详案需要把教师上课说的每一句话,以及做的每一件事(如什么时候出示什么教具、提问的方式、有哪些游戏活动等),按照教学活动的进程一一呈现。详案的优点是比较详尽,考虑比较周全,便于把握活动进程,一般适用于新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教学。详案的缺点是预设过多则缺乏随机性,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活动过程动态发展,并非在活动前可以完全预设,因此这里的教案撰写并不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提前预设好“死”的活动框架,而应当呈现相对开放的一个模式。D项表述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为正确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30
本题考查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提出四条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其中,程序原则即序列原则,是指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就需要随时准备修正或改变教学序列。C项正确。
A项:动机原则是指所有学生都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结构原则是指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1
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赫尔巴特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其中,联想阶段,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新观念与已有的观念产生联系,在各种联系中品尝着联合的新知。B项正确。
A项:明了阶段,传授新教材,应当明了、清楚。教师主要采用提示教学,辅之以演示、直观,并消除学生认识上的混乱。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系统阶段,经过联合,新、旧观念与知识产生了联系,但还不系统、严密,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揭示规律,寻求正确结论。教师可采用综合与归纳教学,形成概念、定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方法阶段,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学生通过作业、自己写作与修改可以得到方法的思考练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2
本题考查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题干中,“学不躐等”的意思是“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反映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A项“欲速则不达”指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也反映了循序渐进的原则。A项正确。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