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无锡市区教育系统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8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六>》中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应立德树人,增强受教育者的( ),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A、伦理道德感
B、民族自豪感
C、社会责任感
D、个人自尊心
2
在最近热播的《芈月传》中,以下无锡地名的来源与黄歇无关的是( )。
A、学前街
B、春申路
C、黄公涧
D、黄埠墩
3
墨翟和孔子并称为显学,以下关于墨家说法正确的是( )。
A、坚持“兼爱”与“非攻”
B、因材施教
C、课内外相结合
D、“贤人”与“君子”作为培养目标
4
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原有知识基础上导入新课,从知识迁移来看,这是( )。
A、水平迁移
B、结构迁移
C、行为迁移
D、顺向迁移
5
“聪明早慧”与“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6
“正确的教育观念,一定的研究能力”,体现了教师的( )。
A、学科专业素养
B、文化素养
C、教育专业素养
D、人格素养
7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激励,当学生得到这些关注和激励后。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这一行为被称为( )。
A、扇贝效应
B、罗森塔尔效应
C、南风效应
D、巴纳姆效应
二、判断题(共8题,每题1分,共8分)
8
“爱”与“仁慈”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 )
9
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反思能力。( )
10
主题班会是班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被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与必修课程同等重要。( )
11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一种根本动因,这种观点属于内发论的观点。( )
12
学生从无民事行为能力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有监护的责任。( )
13
有的学生屈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能应对紧急情况,这类型的人属于场依存性占优势。( )
14
新信息对已有信息的抑制现象称为前摄抑制。( )
15
国家对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称为教育目标。( )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6
有位学生不受教师关注,同学也不喜欢他。课堂上经常讲话,做小动作。坐窗边时,喜欢把窗帘打开又合上,合上又打开。教师发脾气,他反倒做鬼脸,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
问题:
(1)请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该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
(2)任课教师可采用哪些措施以满足该生的心理需要?
17
以下是某班主任为一位学生写的期末评语。
该生品行良好,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学习努力,态度端正,作业认真,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积极锻炼,兴趣广泛。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明确目标,扬长避短,再接再励。
问题:
(1)该评语在撰写上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2)班主任撰写学生评语应注意什么?
18
学校要求教师以“资源利用与效果呈现’’为主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甲:我按教材内容推进教学,达到预定目标,教学效果好。
乙: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丙:我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导学生学习,教学效果好。
问题:(1)请综合上述教师的反思内容,谈谈你对教学资源的理解。
(2)如何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四、论述题(11分)
19
“有教无类”“全纳教育”和“平民教育”共同反映了何种教育观念?作为教师,请你联系实际,从认识和行为两个方面谈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体现这种观念?

1、C2、A3、A4、D5、D6、C7、B8、09、110、111、112、013、114、015、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黄歇即春申君,楚国大臣,封地以无锡为中心,春申路以他命名。黄公涧,又名春申涧,以春申君在此饮马而闻名,位于无锡惠山。黄埠墩,地处无锡古芙蓉湖中心,因春申君曾在此疏治芙蓉湖而得名。学前街因该街前有明伦堂为学宫驻地而得名,与黄歇无关。
3
兼爱与非攻是墨家思想的核心,兼爱就是互相关心,非攻就是反对不义的战争。答案为A。因材施教、培养君子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课内外相结合是《学记》的教育思想。
4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导人新课,即是教师有效利用顺向迁移的做法。
5
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人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都存在着差异。“聪明早慧”与“大器晚成”,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6
教育专业素养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7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指教师给予学生期待,学生会表现出教师期待的行为。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