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中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教育综合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0.8分,共20分
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建设(  )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要要求。
A、高水平
B、高质量
C、高标准
D、高起点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些举措的意义在于(  )。
①是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②有利于扩大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③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是(  )的地方。
A、培养人才
B、教书育人
C、立德树人
D、以德育人
4
教育的目的是解决(  )问题。
A、“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
B、“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
C、“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的人”
D、“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的人”
5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
A、接班人
B、劳动者
C、建设者
D、建设者和接班人
6
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社会性质的教育,体现了教育的(  )。
A、本质性
B、永恒性
C、阶段性
D、历史性
7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总勉励自己和他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与以下(  )项哲学道理最为相似。
A、百行以德为首
B、我思故我在
C、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D、绳锯木断
8
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坚持把(  )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
A、教书育人
B、师德师风
C、学识水平
D、教育质量
10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  )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传统文化知识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
A、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下属学校
B、公办教育机构和民办教育机构
C、学校校长和教师
D、教师和学生
12
我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自(  )起施行。
A、2020年9月1日
B、2020年12月31日
C、2021年1月1日
D、2021年3月1日
13
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史记》
B、《礼记》
C、《学记》
D、《左传》
14
把课程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A、洛克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5
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是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工业革命
D、信息革命
16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17
“自古忠孝难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二选一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
18
中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经验型思维
1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应用知识
D、检验知识
2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种观点体现了(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重视学生的发展性
B、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C、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D、学生是自主发展的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1
(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在职教育
B、教育实践
C、相互交流
D、教学反思
22
衡量教师专业化水平最重要的标志是(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A、专业技能
B、专业情操
C、专业知识
D、教学方法
23
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作用是(  )。
A、教育作用
B、调节作用
C、导向作用
D、示范作用
24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  )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传道者”
25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中“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主体性、典范性
B、主导性、示范性
C、主导性、典范性
D、主体性、示范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2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  )需要的人才。
A、党
B、国家
C、人民
D、时代
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  )的教育评价体系。
A、富有时代特征
B、遵循教育规律
C、彰显中国特色
D、体现世界水平
28
教育部长陈宝生在2020年全国教师发展大会上强调,大力振兴教师教育,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要在(  )上下功夫。
A、加强体系
B、提升层次
C、质量保障
D、创新融合
29
我国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
A、生产劳动教育
B、原始宗教教育
C、社会生活教育
D、文化知识教育
30
关于孔子,论述不正确的观点有(  )。
A、法家学派创始人
B、著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
C、秦朝最伟大的教育学家
D、我国私人办学的创始人
31缺
32
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  )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A、资格
B、职务
C、资历
D、聘任
33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有(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B、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C、教育与惩戒相结合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34
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有(  )。
A、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B、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D、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5
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
A、参与学校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学术自由权
D、学生管理权
36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B、在不同场合下,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交叉的,并可以互相转化
C、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D、权利和义务是绝对的
37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  )。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师劳动的智慧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38
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  )。
A、通晓所教的学科与专业
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
C、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D、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39
按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模仿可以分为(  )。
A、直接模仿
B、综合模仿
C、象征模仿
D、抽象模仿
40
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
41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独立思考能力
B、创新能力
C、辩证分析问题能力
D、实践能力
42
以下关于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叙述正确的有(  )。
A、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对立的
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
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
D、应试教育死抠书本,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为主
43缺
44
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D、具有灵活性
45
下列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  )。
A、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B、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C、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D、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46
学生周某的母亲为其制订了一个文化、体育、艺术全面发展的学习计划,报了很多兴趣班,但周某很排斥;而其父亲则秉承快乐教育的原则,坚决反对报那么多班。结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母亲注重周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周某的成长和发展
B、母亲注重教育的多元化,有利于周某的成长和发展
C、父亲尊重周某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周某的成长和发展
D、父亲过于溺爱孩子,不利于周某的成长和发展
47
下列属于现代学生观范畴的有(  )。
A、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B、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C、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之间要平等相处
D、教师要视学生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和装知识的容器
48缺
49
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终身教育是指非正规教育
B、终身教育这一理念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最先提出来的
C、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D、教师和学生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50
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包括(  )。
A、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B、具备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
C、掌握评价学生的科学手段
D、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题1.2分,共18分
51
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他指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  )的示范。
A、为学
B、为事
C、为人
D、为友
52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具有(  )作用,同时也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的特点。
A、基础性
B、全局性
C、战略性
D、社会性
5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各学段,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社会观
D、价值观
54
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中小学(  )管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更加科学的导向、更为多样的资源、更加灵活的方式。
A、手机、读物
B、课本、成绩
C、视力、体质
D、作业、睡眠、体质
55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是(  )。
A、教学质量
B、教学水平
C、师德表现
D、德艺双馨
56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A、激发求知欲
B、提示教学目标
C、变化教学情境
D、评定学习结果
57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教育者“教”的客体不是双客体,而是一种复合客体
B、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如何教”和“教什么”的过程
C、教育者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人的因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更确切的说是“教”的主体
D、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58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A、教学场地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教育影响
59
明清之际思想家、教育家黄宗羲早就指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这说明教师具有(  )的义务。
A、保护学生权益
B、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C、尊重学生人格
D、教育教学
60
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  )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因不可抗力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B、因身体原因没有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1
某中学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初三年级各班“民主选差生”,当选者要向学校交500元押金,如当选者有违反校纪的情况,要么被没收押金,要么被勒令退学,该学校的行为违反了我国(  )。
A、《教育法》
B、《义务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教师法》
62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
A、层次性
B、综合性
C、可操作性
D、灵活性
63
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和“有偿家教”的现象,这实际上违背了教师(  )的职业道德。
A、廉洁从教
B、爱国守法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64
教师的(  )决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成效。
A、知识
B、技能
C、业务水平
D、创新素质
65
表示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模范作用的先哲名言有(  )。
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学而时习之
D、见贤思齐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0.5分,共17分
66-67缺
68
到2035年,我国将迈入教育大国行列。(  )
69-70缺
71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
72
教学质量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  )
73-74缺
75
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撤销教师资格处理。(  )
76
国外有人调查统计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庭成员,发现其中50名男子都是音乐家,这是由遗传决定的。(  )
77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
78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这些都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国守法的具体要求。(  )
79
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方面的素养要求就是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精通。(  )
80
义务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
81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
82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
83
初中阶段,一般称为学龄初期。(  )
84
师德、知识和能力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本条件。(  )
85
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者。(  )
86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
87
尊重、信任学生是新课改强调的学生观,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
88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这体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要求。(  )
89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90
公平合理地评价和对待学生是教师公正的最基本的要求。(  )
91
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12至18岁的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
92
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法律法规决定的。(  )
93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
94
教师在教学中认真负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教书育人的体现。(  )
9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表明对待同事和学生要做到相互尊重与体谅。(  )
96
提高修养是师德的灵魂。(  )
97
严谨治学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  )
98
秉承教育性教学原则,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体现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
99缺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一)
在人们眼中,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默默燃烧的蜡烛,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这些赞美之词,对平凡普通的我而言,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压力。初为人师的我,就顶着这样的压力走上讲台,心中不时冒出一个大大的疑问:我能教给我的学生什么?我该教给我的学生什么?
于是,我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的学生们。可是,当我在三尺讲台上唾沫横飞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时,我发现,下面的同学多数是眼神涣散的。他们的心没有与我产生共鸣,是我出了问题。还是他们?怎么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让我陷入了沉思。
100
问题:根据你对中学教育的理解,你认为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什么?
(二)
案例一:霍金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全身瘫痪却依然热爱科学研究,为人类的科学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很多人都为之感动,却很少人知道,他小时候并不是很出众,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个傻子。
在霍金12岁时,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他班上有两个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赌,说他永远不能成材,同学们还带有讽刺意味地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谁知,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师级人物。
案例二: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为了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101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一下这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1、B2、B3、C4、A5、B6、D7、A8、D9、B10、B11、D12、D13、C14、D15、A16、B17、A18、C19、B20、C21、A22、C23、B24、D25、D26、ABCD27、ACD28、ABCD29、ABC30、ABC31、A32、ABD33、ABD34、ACD35、ABCD36、ABC37、ACD38、ABC39、ABCD40、ABC41、ABD42、BCD43、A44、ABD45、ABCD46、ABD47、ABC48、A49、CD50、ABC51、ABC52、ABC53、ABD54、AD55、C56、AC57、ACD58、BCD59、B60、CD61、ABC62、ABCD63、AD64、D65、A66、A67、A68、B69、A70、A71、A72、B73、A74、A75、B76、B77、A78、B79、B80、B81、B82、A83、B84、A85、A86、B87、A88、A89、B90、A91、B92、B93、A94、B95、A96、B97、B98、B99、A
1
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4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关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中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包括以下举措:(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3)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4)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6)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7)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8)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
本题考查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相关知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了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国家推动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①③正确;公民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确定的,②中“扩大”说法错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中未涉及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④与材料无关。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领导人有关教育的讲话。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C项正确。
A、B、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一般由两部分构成:(1)为谁培养人;(2)培养什么样的人。A项正确。
B、C、D三项:“怎样培养人”和“如何培养人”均指的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这是教育方针的构成部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5
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和阶级性。其中,历史性是指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人类社会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这是因为教育既受当时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受当时生产关系的制约。一定的教育不可能超越一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超越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从而使教育带有所处时代的性质和特征;同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前发展了,又必然赋予教育以新的性质。因而在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便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的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D项正确。
B项: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A、C两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对德育的理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通常用以倡导要教人求真、教人做真人。意思是老师千教万教是教人追求真理,学生千学万学是学做品行端正的好人。“百行以德为首”的意思是各种品行以德行为第一。两句话的落脚点都是立德、做品行端正的人。A项正确。
B项:“我思故我在”是指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指纯粹关门学知识,不如在生活实践中经受各种历练,才能提升人的真才实学和综合本领。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绳锯木断”是指绳子可以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把难以办到的事做成。强调做事坚持不懈的重要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年修正)》第十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题干中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项正确。
A、B、C三项:《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因此并不是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9
本题考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教育评价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并指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探索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0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9年修正)》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特别说明:根据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11
本题考查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被称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在中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国家。教育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是教师和学生。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但非最重要的两个主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2
本题考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3
本题考查《学记》的地位。《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C项正确。
A项:《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成书于西汉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成,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课程”一词的由来。在西方,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最早把“课程”一词作为教育科学专门术语进行研究,他在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指出,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故他将课程视作“学习的进程”。斯宾塞从指导人类活动方面的诸学科角度来探讨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D项正确。
A项: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著名观点为:提出“白板说”;倡导“绅士教育”。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杜威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杜威提出教育新三中心等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而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
本题考查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该国的文盲率、入学率、义务教育普及的年限、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直接相关。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生产者具备小学文化水平,所以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口号。A项正确。
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者提出了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要求,所以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口号。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者提出了具备高中文化水平的要求,所以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口号。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信息革命,即第四次工业革命,要求生产者不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而且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不仅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且各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形成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初中阶段的年龄相当于少年期,此阶段的个体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一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B项正确。
A项:小学阶段的年龄相当于童年期,此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的年龄相当于青年期,此阶段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生定向时期,也是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动机冲突。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趋)或回避(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为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等四种类型。双趋冲突是并存的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主体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题干中“自古忠孝难两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冲突。A项正确。
B项:双避式冲突是主体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趋避式冲突是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重趋避式冲突即主体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8
本题考查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还有赖于具体形象。(2)开始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初二是关键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4)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特点。C项正确。
A、B两项: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经验型是描述抽象思维发展阶段的概念,即凭借主体经验的抽象阶段。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9
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发学习动机(起始阶段)、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等。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理解教材是中心环节的中心。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但非中心环节。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0
本题考查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新课改的学生观强调:(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其中,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有自身的个体差异性,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题干中,“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也就是指区分差异并因材施教。C项正确。
A项:学生是发展的人体现在三方面:(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
B、D两项: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括三方面:(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B、D两项描述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1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在职教育)和自我教育。其中,在职教育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在职教师提供的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A项正确。
B、C两项:教育实践和相互交流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但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参考文献:时伟主编,教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20.02,第164-165页。
22
本题考查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教师专业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点:专业意识、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其中,专业知识方面,主要是说使未来的教师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即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科学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C项正确。
A项:专业技能指的是培养未来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与方案、设计教学程序、课堂讲授与板书、演示与实验、课外活动组织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评价教学效果等教学技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参考文献: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6,第84页。
23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认识上和实践上来考察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作用)。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功能集中表现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和对社会的促进功能等方面。其中,调节功能(作用)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