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吉林省考面试题
材料一:某地过年严禁放烟花爆竹,但是实行三天这个政策就作废了。
材料二: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但是贫困政策细节细则不到位,只是把中央的那些政策戴个帽儿,下发通知却不符合当地的实情,政策也落实不到位。
材料三:某地殡葬推行火葬,严禁土葬,但是这个政策也实行不下去。
第1题:
针对材料当中提到的这些半途而废的政策,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怎样能够可以有效缓解这样的问题出现。
第2题:
针对材料当中的贫困政策,我们要进行细化,现在需要做一个调研,你认为应该有哪些重点?
第3题:
村民老王的父亲死亡后实施了土葬,之后他去购买收割机,但是得知因他给父亲采取的是土葬的方式,所以被取消了购买补贴。老王非常生气,扬言要带亲戚去镇政府门前闹事,你作为村里的驻村主任,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目,本着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我们要对这些政策半途而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从政府工作不同的流程角度入手来进行原因分析,例如政策制定前、制定中、制定后各部分都存在什么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具体如何作答,接下来结合题干展开具体分析。
审题点1:“针对材料当中提到的这些半途而废的政策,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政策的制定实施是政府的重要工作,因此本题分析原因要从政府这一主体入手。政府的政策制定需要有前中后不同的流程,例如政策制定前,可能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能力不足,导致政策准备不充分;制定过程中,根据给定材料中的提示“贫困政策细节细则不到位”“下发通知却不符合当地的实情”等,能够看出政策不够细化、不符合当地实际,从而可以分析出政府未进行深入的论证、调研等问题;政策制定后落实不下去,除了前述原因之外,还有可能是缺乏具体的监督制约、奖惩机制,导致其难以落地落细。
审题点2:“怎样能够可以有效缓解这样的问题出现”
这一问主要考察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上述原因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对政策制定前思想认识、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强化学习教育来解决,对于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则要更加科学规范的进行政策的论证、细化,确保其符合实际;最后,还要有明确的监督制约机制,例如责任分解、追责机制、奖惩办法等等,才能避免政策半途而废的问题。
综上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在提观点部分简单概括对该现象的看法:其次,在重分析部分从政策制定前、中、后不同角度来分析产生的原因;接下来抓落实部分谈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答案
政府制定的政策半途而废,将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导致为民服务效果大打折扣,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我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策制定之前重视不够,且存在能力短板。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对于相关政策不够重视,有敷衍了事、应付工作的想法,仅仅把上级政策盖个帽就下发,没有从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去考虑工作;另一方面,政策制定部门工作能力有待提升,对中央和上级文件精神理解不深刻,缺乏结合本地实际细化的能力,导致制定出的政策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
其次,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分析论证。制定政策的流程不够规范,缺乏实地考察、专家论证、群众意见征集等必要的流程,导致政策假大空,脱离当地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难以落实。
再次,政策制定之后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到位。一方面,缺乏明确的落实责任分工,推进起来后继无力,另一方面,监督不够到位,对于落实情况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检查,没有形成赏罚分明的制度,最后只能半途而废。
为了更好地促进政策落地见效,避免半途而废等情况的发生,我认为,应从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