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河南省考面试题(第一套)

第1题:
某地为提高国民诚信意识,把高铁霸座、闯红灯、不带口罩、逃票等不文明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又有某地把居民欠缴物业费列为征信,你怎么看?
第2题:
某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但是各单位上交料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单位让你重新开展一次调研,你认为需要重新获取哪些信息,怎么获取?
第3题:
疫情期间上网课,全市有5名语文老师,张老师讲的很好,学生们很喜欢,想让她多教一些,多上课,张老师推脱了,嫌用设备麻烦,同时怕别的老师会有意见,你是教育局工作人员,怎么和她说?
第4题:
某地把便民服务热线改为线上服务热线,拨打热线时,都是人工智能回复,答非所问,不知道业务怎么办,咨询业务和实际办理出入太大,对照不上。导致当天大量群众集聚大厅来咨询,如果你是现场工作人员,怎么处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题目。简要描述了两地为提高国民诚信意识所做出的举措,其做法本身的出发点是正面的,但其中“欠缴物业费”背后往往是较为复杂的物业服务纠纷,“不戴口罩”等行为在不同情况下也不能“一刀切”,因此作答时可以在谈这些做法会产生正面意义的同时,也可以深入分析做法可能存在的不足,最后思考以何种方式进行完善,切实提供高公民诚信意识。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某地为提高国民诚信意识,把高铁霸座、闯红灯、不带口罩、逃票等不文明行为计入诚信档案”
题干开篇介绍了后续各地实行相关举措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民诚信意识”,这里介绍了第一种做法,即将“高铁霸座、闯红灯、不带口罩、逃票”等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其中,高铁霸座、闯红灯、逃票行为明显危害了社会秩序,计入诚信档案是较好的规范举措,但“不戴口罩”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等规定,并非所有场合、地区都要求公民戴口罩,因此在实施环节应辅以细致的配套规定,根据不同行为的社会危险性匹配不同程度的监管力度。
审题点2:“又有某地把居民欠缴物业费列为征信”
衔接词“又”之后引出了另一地区的做法,将问题聚焦于居民“欠缴物业费”的行为,且相对于“诚信档案”而言,征信对于个人信贷会产生更为明确的影响,且“物业费”作为业主和物业公司达成的物业服务条件,属于意思自治的范围,背后也隐含着诸多物业服务纠纷,在物业公司具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居民有权拒绝履行缴纳物业费的义务。因此这一举措虽有利于提高居民诚信意识,依然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例如珠海、辽宁等地区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就明确规定,只有在“无正当理由”及“不履行法院司法调解或判决”的情况下,才可以将居民的欠缴行为纳入征信,考生可将相关做法作为分析环节的举例论证或对策环节的实际做法。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对提供中各地的做法和举措的初衷表示认同;其次,阐明同类做法对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强化社会治理等能够带来的利好之处;再次,分析同类做法如不加规范可能导致的不良影响,包括对公民本身、对政府公信力、对社会秩序等方面;最后再从相关举措制度的完善、执行层面的规范等不同环节谈对策,也可以引入主体分析法,从公主体、社会媒体等角度展开论述。
参考答案
孟子有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题干中部分地区的不同做法均致力于提高广大公民的诚信意识,能够产生如下几方面的利好之处:
第一,补足公众意识短板。“诚信”的背后往往是规则意识,当下我国“中国式过马路”随处可见、“高铁霸座”事件频发,业主与物业公司因服务费用等问题剑拔弩张……均反映出社会公众规则意识不足,题干中将违反法律及社会功德的不文明行为纳入诚信档案,能够倒逼社会公众提升对社会秩序的敬畏之心。
第二,指明社会治理方向。相对于道德而言,出台类似的禁止性规定及惩处措施,具有更强的强制力度,能够实现“刚柔并济”的效果,为相关地区城市管理部门、精神文明办公室等指明了监管方向,有助于各单位打破过往泛泛宣传、倡导而力度不够的瓶颈,对其他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一个又一个地区将不文明、失信行为纳入诚信档案的做法,逐步由点成面,在全社会范围内绷紧了诚信这根“弦”,将诚信内化为国家及社会的普世价值,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将社会文明的标准从单纯的“遵纪守法”提到至诚重信的新高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情形下都需要戴口罩,也并非所有业主欠缴物业费都具有恶意,如果相关做法缺乏细致入微的规范性文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惩处,不仅会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影响政府公信力,还会使业主争取优质物业服务的基本权利缺乏保障,因此,提高国民诚信意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相关政府机关需不断完善诚信管理体系。一方面,各地省市级文明办需结合社会诚信的新问题、群众的新诉求等定期更新城市管理条例,针对欠缴物业费等行为纳入征信的条件进行明确规定,例如无正当理......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