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上午辽宁省考面试题

第1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精准扶贫,你对精准两个字怎么理解?
第2题:
辽宁省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谈谈你的看法。
第3题:
某村依山伴湖,村民们在湖里网箱养鱼,国家为了保护水域,出台政策禁止网箱养鱼。作为驻村干部,你怎么劝说村民?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一道态度观点题目。核心话题为“精准扶贫”,考生可以按照“提观点-重分析-抓落实”思路进行分析。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精准扶贫,你对精准两个字怎么理解”
本道题目主要阐述了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主要强调要精准扶贫,习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扶贫工作提供方向性指导,所以考生在开头中要明确表明高屋建瓴或者自己受益匪浅等观点。设问要求我们理解“精准”二字的含义。习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本道题目解析选择对象、项目、资金、成效这四个精准进行重点论述。除此之外,由于该话题较为宏观,所以不建议考生在最后结合自身岗位谈做法,可以立足扶贫工作背景谈如何巩固扶贫成效,比如人才和措施相互结合促进。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为:首先,开门见山表明观点;其次,从对象、项目、资金、成效等四个方面阐述精准内涵;最后,从人才和措施等两方面提出对策。 
参考答案
 习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为扶贫工作推进指明了方向。要将精确扶贫进行到底,关键是要牢牢把握住“精准”二字。
一是扶持对象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之前我们采取“大水漫灌”式扶贫,没有充分调研贫困户,形式主义地搞“一刀切”,最终扶贫效果大打折扣。而“精准滴灌”式扶贫通过反复摸底核查,能够识别和确认真正的贫困人口,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二是项目安排精准。精准建设扶贫项目,有利于挖掘当地独特资源优势,发展适需对路的产业,以项目建设拉动当地经济,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如果没有考虑到当地实际,笼统决定扶贫项目,将会导致项目无法发挥应有效果,最终只会浪费项目资源。
三是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需要满足精准性,才能够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帮助贫困户按期脱贫,同时,也能够赢得贫困户的信任,让贫困户感受到扶贫政策的阳光,以此更加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扶贫资金一旦闲置,甚至出现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不仅会让扶贫政策打折扣,影响贫困户......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