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上午北京市考面试真题(第2套)
第1题:
目前老龄化现象加剧,年轻人也不愿意生孩子,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你是单位新人,与其他同事开展工作时,你经常提出自己意见,但因为专业不对口,同事不采纳你的意见,而客观上你的意见是正确的,请问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第3题:
现在有很多大数据、人工智能,请你结合实际生活列举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些方面的创新之举,并谈谈以后在工作中,你将怎么运用这些新技术进行创新。
第4题:
现在基层形式主义严重,请你分析原因和解决的对策。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综合分析社会现象题,本题中以热点话题老龄化现象展开,给出了社会老龄化现象加剧、年轻人不愿生孩子两个问题,答题时要兼顾。消极的社会现象,在分析时可以侧重于危害以及出现此问题的原因,具体结合题干进行分析:
审题点1:“目前老龄化现象加剧”
改善我国老龄化现象一直是政府工作中的重点,老龄人口比例上升,直接影响的就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给社会公共服务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劳动力比例的下降会导致就业人才资源的紧张,进而更深层次的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危害可以考虑从养老压力、劳动力短缺以及经济影响分析。
审题点2:“年轻人也不愿意生孩子”
这句话指出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具体现象,年轻人不愿意生背后的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与意愿相关,可以考虑采用主客观分析法:一方面主观“不想生”,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已经在年轻一代中悄然改变,同时,也有很多年轻人认为工作打拼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客观“不敢生”,在工作压力和生育成本压力下,年轻人对待生育更谨慎,加上社会对于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并不完善,无法解决生育家庭担忧。因此,对策可以对应从生育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为年轻人减压入手。
审题点3:“育龄妇女数量减少”
育龄妇女人数逐年递减,主要是受最初“独生子女”政策影响,出生人口减少,虽然“独生子女”逐步进入适孕年龄,但是总数相比较原来减少。然而,目前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又反作用于出生人口数量变化,成为出生人口低的主要原因。所以,促进人口增长,“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尤为迫切。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阐明观点——分析危害——剖析原因——给出对策。
参考答案
老龄化现象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发明显,对此我也深感担忧。首先,老龄人口比重过高,会对社会带来养老压力,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会养老,对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无疑都是挑战。其次,会直接影响我国劳动力比例,劳动力的数量的持续减少导致许多就业岗位人才紧缺,用工矛盾逐渐凸显。最后,影响经济发展,劳动力紧缺,“人口红利”消失,会导致社会活力、创新力降低,企业发展受阻,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年轻人不愿生孩子,育龄妇女数量减少,无疑加重了老龄化现象。究其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婚育观念改变。与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不同,现在年轻人“单身族”“丁克族”、晚婚晚育的思想逐步被社会接受,同时,有很多年轻人希望趁年轻多一些时间为事业打拼,特别是女性,担忧生育对工作的影响,并不希望过早投入家庭。
二是生育压力过大。在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下,许多年轻人无法兼顾家庭和事业,同时,医疗、教育、住房成本等社会保障的不足,都给适孕适育家庭带来压力。
三是政策遗留隐患。过去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人口数量减少,随着时间迁移,“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的孩子逐渐步入育龄,但是由于最初人口数量的减少,从而导致了目前育龄妇女的数量逐年减少。
提高出生率,缓和老龄化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多措并举破除“人口魔咒”。
第一,宣传发出倡议。一方面可以运用年轻人常接触的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将生育意义、政策优势等通过短片或者漫画的形式展现,引导年轻人正确认识婚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结合工作单位、社区等展开大讲堂、知识微课堂等方式,对适龄年龄段的年轻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
第二,完善政策保障。一方面完善配套政策,通过改善基础医疗政策、义务教育政策、“二孩家庭”补贴政策等相关政策细则,强化综合保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