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重庆市考面试题(无领导)

第1题:
【背景材料】
为一首歌,聆听一场演唱会;为一个人,奔赴一座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日益繁荣,演唱会作为其中的一环,正逐渐崭露头角,演唱会作为文旅市场的“新宠”,为城市撬来了人气,也撬来了现金流。一些城市开始注意到演唱会的“杠杆效应”——一场大型演唱会,往往还撬动了交通出行、住宿餐饮、商超购物等综合消费,成为文旅消费新的增长点。因此,如何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去提供现下时兴的文体旅游项目,成为城市“吸粉”的重中之重。
以下是专家代表就如何做大做强城市演出经济提出的建议:
1.地方政府理应制订基于繁荣城市演艺市场的一揽子场馆建设规划,提前布局,引导市场主体投入兴建,多提供一些主题性、特色类的演艺新空间。
2.鼓励企业组织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对企业组织和申办大型演出活动简化行政审批,提供更宽松的环境和更便捷的服务,对大型演出活动的举办方实施政策奖励。
3.要制定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并协助文艺团体、文旅企业引进优秀的编导和演员,全面提升本土创作队伍和作品水平。
4.以有效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明星到本地举办演唱会,包括对演唱会举办的节奏管理、票务管理、观演秩序管理等,让演艺明星对演唱会举办地有良好的演出体验,进而赢得演艺圈内的口碑传播效应。
5.提供宽松的内容创作环境和扶持政策,推进本土创作水平的提升。
6.大型演唱会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建立退票机制。还要堵塞政策漏洞,挤压“黄牛”炒票空间,让“强实名”有名有实,真正解决演唱会买票难问题。
7.利用未开发的空地或未通车的道路,规划、设立临时停车场,以应对演唱会、赛事、展会的停车需求;开通临时免费公交专线,合理规划、设置接送点,方便观众搭乘公交观看演出。
8.结合城市特色,如利用好长江风光、工矿遗址、森林草地等景观资源,巴渝文化、“赛博朋克”、火锅文化等文化资源,创新开拓户外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形式,开发系列文创周边产品,创新文旅消费场景。
9.既要看到明星带来的大IP、大流量,积极引进大型明星演唱会的落地,也要看到小众演出市场的“群星效应”和“长尾效应”,打造多点开花的演出市场和文化生态,形成演出方和观众与城市之间的“黏性”。
10.各大城市在打造标杆或标志性的名山大川,同样也在打造具有城市个性的文化景观或文化空间。如今小而美,小而精的一些局部区域,反而容易成为城市旅游的爆点。在洛阳,大家都愿意穿着唐装、汉服去逛十字街;在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也能看见穿着各种汉服的人。人们更多地会在一个文化空间里感受地方文化,参与活动。所以城市需要着重用文化作为情感链接,打造文化空间。
【考生任务】
任务一:请对上述的十个建议进行分类。
任务二:请考生就任务一达成一致意见,并再提出至少三个建议。
【作答要求】
1、考官开始计时后,请考生阅读题目并进行思考。时间为10分钟。
2、思考结束后,每位考生根据抽签顺序由小到大依次发言,完成考生任务一,每位考生的阐述时间不超过3分钟。
3、依次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讨论阶段。请考生讨论完成考生任务二,讨论期间发言的顺序由考生自行决定,最终小组需达成一致意见,本阶段时间是3X分钟(X为考生人数)。
4、讨论结束后,请小组成员推选出一名代表(不能自荐),向考官汇报讨论结果,时间为5分钟。(此阶段不作为个人加减分项)。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1.审任务/问题
本题共有两个任务。任务一要求考生在个人陈述阶段,对十个专家的建议进行分类,考查考生对于材料各选项的概括归类能力;任务二要求考生对分类达成一致,然后再对于促进演出经济发展提出至少三条建议,属于开放题,可以参考题干建议的内容,结合开放题的作答方法拓展思路。
2.审要求
关注时间:考试总共四个阶段。
阅读思考阶段:审题、列提纲,每人10分钟;
轮流发言阶段:按考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针对“任务一”逐一发言,每人3分钟;
自由讨论阶段:就“任务二”讨论并达成一致观点,考生要根据场上人数确定自由讨论的时长,并在讨论过程中做好时间分配和提醒,避免讨论超时;
总结陈词阶段:自由讨论结束后,考生需要推选代表进行总结陈词,要注意考生不能自荐;总结陈词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3.审材料
背景材料首先介绍了城市演出经济的发展情况,伴随着文娱产业的发展,演出经济已经成为城市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吸引力的演出能够为城市增添人气、拉动消费。因此,很多城市正思考吸引年轻“粉丝”、发展旅游经济的创新方法。题干详细罗列了专家的10项建议,下面针对选项展开具体分析:
建议1:属于在演出前期优化建设规划方面的建议。通过完善城市场馆建设规划,能够支持城市承办更多高规格的演出、承载更多的观众和游客,长效化地提升城市收入。而且注重在场馆建设中突出主题和特色,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演艺市场的竞争力。
建议2:属于在演出前期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建议。通过简化演出活动审批、为演出举办方提供政策奖励等手段,为企业营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了便捷的政策服务,能够激发相关企业策划、组织和举办大型演出的动力。
建议3:属于在演出前期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建议。政府通过针对性地优化人才政策,能够更高效地做好市场服务,提升本地演艺市场的人才活力,打造更多优秀的演出团队和企业,让市场涌现更多优质的演艺作品。
建议4:属于在演出过程中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手段,让每一场演出都能够秩序井然,避免了售票、演出和观演等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建议5:属于在演出前期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建议。通过政策手段服务创作者,能够激发创作者的创造动能,让市场上涌现更多主题深刻、形式新颖的原创作品,贡献更多精彩演出。
建议6:属于在演出过程中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建议。主要通过实名购票、退票制度,解决了演艺市场“购票难”“黄牛炒票”的乱象,有助于演艺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
建议7:属于在演出前期优化建设规划方面的建议。通过完善公共交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能够为观演观众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
建议8:属于在演出后持续探索,突出城市特色方面的建议。强调利用城市特色来创新演出场景和文创产品,有助于形成让游客有记忆点的城市演出品牌。
建议9:属于在演出后持续探索,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建议。将大IP演出与小众演出都纳入关注,能够让城市的演艺市场容纳更多样的演出主体、观演人群,扩大市场规模、提振市场活力。
建议10:属于在演出后持续探索,突出城市特色方面的建议。注重打造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空间,与演出相结合,能够打造本地演艺市场的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市场。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发现,10条建议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分为四类,其中1、7是为了优化建设规划;2、3、5、9旨在激发市场活力;4、6能够规范市场秩序;8、10意在突出城市特色。也可以按照这些建议对应的发展流程,将其分为三类,其中1、2、3、5、7注重演出前的统筹规划,做好演出经济发展的前期保障,4、6强调做好演出时......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