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面试题

第1题:
对于餐饮改革,推行公筷公勺,有以下三个观点:(1)公筷更不卫生,很多人的手都碰过,会交叉感染。(2)公筷是国外流传进来的,亲朋好友也会产生隔阂,不利于情感交流,不适合我国。(3)公筷使用比较麻烦,一不注意就会当成自己的筷子使用,不如推广分餐制。请反驳以上观点,并说说如何推广公筷的使用。
第2题:
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家乡资源优势,县里举办乡贤大会,作为县政府的工作人员,由你负责此项工作落实,目前准备如下:(1)会议的时间和地点安排;(2)邀请乡贤代表来参加;(3)确定会议的议题和流程。请再提出两个准备步骤,并说说如何统筹协调这几项准备工作。
第3题:
你和李处长第二天早上要和领导汇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相关工作,但第二天在去找领导汇报的路上,李处长打来电话说出了交通事故,让你自己去向领导汇报。请问此时你要在电话里和李处长说什么?后续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一道反驳题。本题给出关于推行公筷公勺的三个观点,我们需要从题目给出观点的对立面进行分析阐述,并说明如何推广公筷的使用。下面结合题目具体分析:
审题点1:“对于餐饮改革,推行公筷公勺,有以下三个观点”
推行公筷公勺是餐饮改革的一种形式,能够减少餐桌上由于使用私筷造成的疾病传播,是国家大力推行的一种健康餐饮方式,一般存在三种具体使用形式:一是由餐饮服务人员或消费者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点,消费者使用个人餐具进食;二是每位就餐者使用取食筷、进食筷的双筷取食方式;三是在实行公用的筷子或勺子、叉子进行分菜,做到一菜一筷或一菜一勺。2020年6月1日,《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已于2020年6月1日正式施行,是中国较早将“公筷公勺”写入地方立法的省市之一。因此,这种就餐方式是我们应当支持并推广的。
审题点2:“公筷更不卫生,很多人的手都碰过,会交叉感染” 
这是我们需要反驳的第一个观点。虽然大家都会使用公筷夹菜,客观上看确实被很多人的手碰过,但是我们可以从使用公筷阻断疾病传播的原理出发,是利用公筷公勺作为分餐工具,减少就餐人员之间唾液的直接接触,防止“病从口入”,因此手部对筷柄的接触与疾病的交叉感染没有关系。
审题点3:“公筷是国外流传进来的,亲朋好友也会产生隔阂,不利于情感交流,不适合我国” 
这是我们需要反驳的第二个观点。一方面,从常识方面存在错误,公筷公勺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宋高宗赵构就曾使用公筷公勺,而且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提倡,并且已经融入日常,说明这种文明就餐习惯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另一方面,在“产生隔阂,不利于情感交流方面”,也存在因果关系的错误,公筷的使用是为了阻断疾病传播,体现了对他人健康的尊重和关怀,亲朋好友之间也会理解和支持,不会产生隔阂;而情感交流也并非只能体现在彼此夹菜上,因此也不会阻碍情感交流。
审题点4:“公筷使用比较麻烦,一不注意就会当成自己的筷子使用,不如推广分餐制” 
这是我们需要反驳的第三个观点。一方面,“公筷使用麻烦,一不小心会当成自己的筷子使用”,我们可以从以偏概全的角度反驳,现实情况中,公筷使用初期可能会存在不适应用错的情况,但是从大范围来看,公筷与私筷已有明显区分,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另一方面,根据审题点1,公筷的使用方式中包含由餐饮服务人员或消费者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点,消费者使用个人餐具进食这种分餐制的方法,所以“推广分餐制”其实也是在肯定和支持使用公筷。
审题点5:“请反驳以上观点,并说说如何推广公筷的使用” 
这里给出题目设问。我们可以结合审题点1-4,反驳题目观点,之后说明推广公筷使用的对策。我们可以思考公筷使用中涉及的各个环节来找到推广使用的对策。首先,使用之前需要明确制度标准,可以制定使用的规范要求,以及完善公筷公勺的设计标准。其次,使用中需要餐饮经营者积极响应,也需要通过宣传推广增强消费者接纳认可程度。最后,使用后情况需要及时监督检查、整改提升。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是:首先,表明态度,否定题目观点。其次,针对三个观点,逐一进行反驳。最后,从公筷公勺使用流程出发,说明推广措施。
参考答案
推行公筷公勺能够减少餐桌上由于使用个人勺筷夹菜造成的疾病传播,是应当支持并推广的文明就餐方式。题目中的三种观点我都不认可,以下进行逐一反驳。
第一,我认为公筷比较卫生,不会导致交叉感染。虽然大家都会使用公筷夹菜,客观上看确实被很多人的手碰过,但是使用公筷能够阻断疾病传播的原理,是由于公筷避免了每个人将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唾液通过私筷污染食物,因此手部对筷柄的接触与疾病的交叉感染没有关系,相对于用自己的筷子夹菜会更加卫生。
第二,公筷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我认为也不会影响亲朋好友间的关系。据记载,宋高宗赵构就曾使用公筷公勺,当下国家也在大力提倡这种文明就餐形式并为大家所接受,这种就餐......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