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背景介绍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此话题领域明确,属于社会领域。
生育友好既有对不生的包容,也有对多生的鼓励和支持,因此在涉及社会保障、生育意愿提升、人口结构优化等主题的题目时,均可灵活化用文章内容。
针对此话题,可以看到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对于社会进步、家庭育儿、女性就业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也可以利用主客观分析法挖掘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原因,从而体现对话题的分析深度。
《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人民网(节选自)
为了让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更广、更加便捷高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比如,将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保险覆盖范围;规定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在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地同步参加生育保险等。为了让妈妈们产后能够安心恢复、照顾新生儿,不少地区精简流程、压缩环节,提升办事便捷度。比如,浙江推动生育保险待遇一体化线上申办模式,24小时受理“不打烊”;广西实现“免申即办”,从生产到生育津贴发放最短仅需6天。对职场妈妈来说,生育后享受带薪产假,攸关切身福祉。根据生育保险制度安排,参保女职工生育后可享受产假,这期间的工资由发放生育津贴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生育积极性。
对很多无法自然生育的普通家庭来说,辅助生殖是圆“生育梦”的最佳路径,但其昂贵的费用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3年以来,部分省份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报销,解决有生育意愿家庭“不能生、不敢生”的困扰。近期,国家医保局明确,将继续指导有关省份进一步完善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立项和医保支付管理,并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共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通过各类生育保障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热点关联
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其中强调了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平缓总和生育率下降趋势,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群众生育观念已总体转向少生优育,经济负担、子女照料、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因素。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同向发力,有利于满足更多家庭的生育意愿,有利于提振生育水平。
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住房问题也是造成很多家庭“不敢生”的重要原因。江苏、福建、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提出,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等方面予以适当照顾。济南提出,对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的未成年政策内二孩及以上家庭,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自住住房时给予最高60万元—100万元的额度。浙江杭州提出,三孩家庭可多购一套房,买新房优先摇号。
事件分析
思路梳理
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对于育龄女性群体而言,能够从政策上提供支持,保障她们的职场权益和生育权利;其次,各种政策落地也能在抚育、养育、教育等全生命周期给予支持,降低很多家庭的育儿负担;长远来看,有助于转变生育观念,构建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1)保障女性权益。
现如今,诸多职场女性由于生育问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遭到用工单位的歧视性对待。而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能够给予职场女性更多保障和支持,帮助职业女性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职场歧视现象,从而全面破解职场女性生育难题,维护职场女性生育的权利。
(2)降低育儿负担。
当前,很多年轻人因为生育、养育孩子的成本较高,产生生育焦虑,出现不想生、不敢生的情况。通过不断完善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相关制度,能够给予育龄人群更多社会福利。同时,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可以有效解决年轻人在住房、托育、养育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使年轻人无后顾之忧。
(3)形成和谐风气。
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能够在社会上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和婚育文化,从而逐渐扭转育龄人群的生育观念。此外,从政策层面释放出更多善意,将生育权利还给家庭和妇女,放宽对生育的限制,体现了社会对各种生育状态的包容性,推动全社会打造出更适宜生育养育的友好环境。
存在问题
思路梳理
之所以要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深,人口减少必将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依靠单一的生育政策难以提高生育率,因此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确有必要。从主观角度来看,少生优生成为主流生育观念,因此需要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来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1)人口红利逐渐消退。
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口增长惯性减弱,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以人口老龄化为核心的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就导致我国劳动力总量和比例将继续以较快速度降低,人口抚养比也将继续提升,从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才能从根本上破解难题,助力发展。
(2)政策支持仍有不足。
长期以来,经济社会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多子女家庭的需求,使得养育孩子的成本主要由家庭承担;而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性成本增高,养育孩子的家庭负担就进一步加重。因此,依靠生育政策单一维度发力难以应对生育水平下降趋势,必须有更加完善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促进生育率提升。
(3)国民生育意愿较低。
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社会保障完善,少生优生成为当下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另一方面,近年来,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年轻群体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很多育龄人群在就业、收入状况还不够稳定时,会出现婚育安排进一步延后的情况。
解决对策
思路梳理
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多措并举。首先,要在政策上予以完善,减轻育儿负担;其次,相关部门要发挥管理作用,了解政策落实情况,提供监管保障;最后,要加强宣传引导,形成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更多育龄人群“敢生”“愿意生”。
(1)提供政策保障。
各地政府应健全生育支持政策,通过发放生育津贴、育儿补贴等方式,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降低育儿成本,提升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同时,全面落实生育休假制度,推广父母育儿假,减少年轻人的“养娃焦虑”;并以社区为单位,打造更多便民社区托育服务圈,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让年轻人“生得起”“养得好”。
(2)强化监管力度。
人社、民政、妇联等部门应发挥作用,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督,通过走访调查、随机访问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的权利保障是否到位,让职场女性能够正常享受到生育休假、哺乳假等权利。同时,拓宽监督反馈渠道,积极开通热线电话、意见箱、电子邮箱等举报方式,收集问题并及时处理,逐渐消除职场女性的生育顾虑。
(3)加大宣传引导。
大力弘扬生育友好观念,引导社会更加尊重、理解生育意愿的多样性,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形成健全的婚姻观、生育观和家庭观。此外,也要积极普及专业的孕产知识,强化科学健康的育儿理念,倡导性别平等的家庭观念,从而构建对生育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迁移使用
金句迁移
通过各类生育保障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金句强调了生育保障政策对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意义,体现出政策落实的重要性。在经济、民生类题目中,涉及政策落实、制度保障时,可迁移使用:通过××推动××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例:现在提倡灵活就业,但是当代很多大学生就业之后频繁跳槽,甚至出现刚一工作就辞职的情况,对此你怎么看?
【运用】作为观点句
通过各类灵活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多大学生就业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频繁跳槽,甚至“秒跳”,这就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注意。
亮点内容迁移
拓宽监督反馈渠道:在对策分析中提到,通过拓宽监督反馈渠道的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收集问题,这一做法可以应用在综合分析题目中,作为对策分析,也可以应用于组织管理题的整改整治类题型中,作为整治问题的具体手段。
例:交管部门决定对城市“僵尸车”进行整治,但是面临有些车辆时间久远、车辆种类多样、整治问题比较复杂的现状,领导让你牵头整治,你怎么做?
【运用】
最后,做好后续,巩固成果。我会将此次整治过程撰写成报告汇报给领导,并建议以后在各大停车场、小区内发布公告,广泛宣传“僵尸车”的弊端和危害,督促车主及时清理“僵尸车”,并拓宽监督反馈渠道,建立群众举报受理平台,及时核查处理各类“僵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