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面试题-管理学
第1题:
请举例说明公地悲剧。
第2题:
什么是理性决策模型。
第3题:
什么是公共产品。
第4题:
请谈谈决策的基本模型。
第5题:
什么是公共管理。
第6题:
谈谈决策的基本内涵。
第7题:
系统评价问题由哪些构成,请说明。
第8题:
系统工程方法的思想有哪些?
第9题: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有哪些?
第10题:
“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的是,人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好办事。但是反过来,“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如何认识这两种不同的说法。
第11题: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
第12题:
公共管理的职责是什么?
第13题:
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第14题:
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第15题: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请论证公共管理中德与才的关系。
第16题:
公共管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第17题:
团队发展动荡期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如何解决?
第18题:
对于行政道德所讲的“效忠冲突”,你怎么看?
第19题:
研究组织行为学有什么意义。
第20题:
激励在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第21题:
工作群体和工作团队有什么区别?
第22题:
请谈一谈如何培养团队合作?
第23题:
行政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的关系如何?
第24题: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根据管理工作的特点,有哪些适合的方法?
第25题:
何谓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如何实现以人为主体的管理?
第26题:
何谓适度原理?为什么说适度原理是管理实践中艺术地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具体体现?
第27题:
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
第28题: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第29题:
论述目标管理的过程及其成功实施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30题:
组织的基本结构形态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
第31题:
何谓矩阵组织?有何特点?又如何运用之?请举例说明。
第32题:
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去实现这种作用?
第33题: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内容。
第34题:
为什么说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一种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请说明人力资源管理会怎样有助于企业实现这种转变。
第35题:
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第36题:
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和特征。
第37题: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特征。
第38题:
组织结构变化的趋势。
第39题:
“目标管理”的概念、作用及其应用。
第40题:
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第41题:
管理是艺术还是技术?
第42题:
谈一下你对滚动计划法的理解。
第43题:
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第44题:
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区别?
第45题:
为什么说由经验决策转向科学决策是一种客观的发展趋势?
第46题:
行政执行的一般原则。
第47题:
谈谈你对行政权力的认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公地悲剧”是一种涉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对资源分配有所冲突的社会陷阱。亚里斯多德将其概括为:“那由最大人数所共享的事物,却只得到最少的照顾”。是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首先提出的。其含义是:当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由此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即为“公地悲剧”。如草场过度放牧、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此外,还有一些公有资源的实例,如空气、海洋、河流、鱼群、国家公园、广告甚至是停车收费器等。
关于“公地悲剧”最早是有一个关于牧民与草地的故事。说的是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有利润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饿死。
而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太高)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其成因也是多样化的。一是个人私心作祟。为眼前利益而“杀鸡取卵”,没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没有强制,最后导致公共财产——那个人们赖依生存的摇篮的崩溃。这是无节制的、开放式的、资源利用的灾难。二是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相关责任部门未能及时厘清责任,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整治。
但“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这启示着我们要尽可能的避免悲剧的发生。
第一,明确和稳定产权。尽可能地将资源或企业的所有权明晰,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明确责任和义务。只有做好企业的产权安排,才能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对国有企业而言,应明确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第二,配合企业制度改革,力争做到公共产品私人供给。例如具有公地特性的国有企业往往发生“悲剧”这样的现实,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性领域,保持在非竞争性领域的地位。要积极探讨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一是探索私人完全供给。通过收费的方式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二是私人与政府联合供给。政府对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和优惠政策,如政府补贴私人植树造林等;三是实现私人与社区联合供给。社区可给予私人一些优惠政策如提供场地等,这样私人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来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私人生产的积极性,让公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委托、代理、搭便车、机会主义问题研究。建立代理组织,降低产权的行使成本,在不断完善企业约束机制的同时,也要建立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实行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在这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实行的股权奖励制、年薪制等,有借鉴意义。
总之,通过私有化、污染者付费、管制与规范等举措,是针对公地问题所能采取的潜在的管理解决方式。
第2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首先,理性决策模型,简称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传统经济学理论是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的,舍弃了一些次要变量,使问题的分析得以简化,形成有效的分析框架,能用来解释经济中的诸多现象。
其次,理性决策模型的内容包含:
一是,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二是,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三是,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四是,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五是,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再者,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其一,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其二,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其三,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其四,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其五,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最后,理性决策模型的分析方法,分为六个,分别是:
第一,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目标,并赋予权重。第二,准备一套完整的被选方案。第三,建立一套其他价值与资源的完整清单,并赋予权重。第四,对每一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完整预测。第五,对每一方案进行净期望值计算。第六,比较各净期望值,选取期望值最高的方案。
总之,最优化决策者是理性的。也就是说,它在具体的限定条件下做出稳定的、价值最大化的选择。这些选择的做出遵循理性决策模型的六个步骤:一是要界定问题所在。二是确定决策标准。三是给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四是开发备选方案。五是评估备选方案。六是选择最佳方案。
第3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首先,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西方经济学用语。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
其次,公共产品的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产品区别于公共资源。
再者,公共产品比较明显的两个特征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方面非竞争性指的是,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国防保护了所有公民,其费用以及每一公民从中获得的好处不会因为多生一个小孩或出国一个人而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非排他性指的是,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例如,消除空气中的污染是一项能为人们带来好处的服务,它使所有人能够生活在新鲜的空气中,要让某些人不能享受到新鲜空气的好处是不可能的。公共产品的这两个特征,要求公共产品,生产必须有公共支出予以保证;经营管理必须由非盈利组织承担。
此外,纯公共产品还有一个本质特点是,非分割性。它的消费是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由众多的消费者共同享用的。如交通警察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利益是不可分割的。
可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而且不能分割的纯公共产品具有公共消费的性质,即在消费这类产品时,消费者只能共享,消费者也可以不受影响的共享,而不能排斥任何人享用。管理以及从事行政管理的各部门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都是属于这一类。纯公共产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同时还包括各种公共服务。所以有时把公共产品与劳务联在一起来看,除可供公共消费的物质产品外,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包括政府的行政和事业方面的服务也是公共产品,这就是说,广义的公共产品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公共产品,又包括精神方面的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提供。
第4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决策模型是用于经营决策的数学模型。由于社会经济系统错综复杂,决策因素纵横交错,任何决策者仅凭直观和经验,都难以作出最优的决策。因此,在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中,常常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运用数学的工具,建立各决策变量之间的关系公式与模型,用以反映决策问题的实质,把复杂的决策问题简化。其基本模型包含确定型、风险型、不确定型。
第一,确定型决策。是指在条件、因素等均已知的情况下的决策。是决策过程中,提出各备选方案在确知的客观条件下,每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比较其结果优劣作出最优选择的决策。确定型决策是一种肯定状态下的决策。决策者对被决策问题的条件、性质、后果都有充分了解,各个备选的方案只能有一种结果。这类决策的关键在于选择肯定状态下的最佳方案。能够进行盈亏平衡分析,线性规划及扩展问题。
第二,风险型决策。它是指决策者对客观情况不甚了解,但对将发生各事件状态的主观概率是已知的。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都有几种不同结果可以知道,其发生的概率也可测算,在这样条件下的决策,就是风险型决策。其决策依据一般采用期望值作为准则,如:最大期望收益,最小期望损失标准等。决策的方法一般是最大期望计算、条件概率、决策树、效用曲线分析。
风险型决策可以分为三种:其一先验分析,即利用先验信息进行终端决策;其二后验分析,即利用后验信息进行终端决策;其三预后分析,即后验分析的预分析。
风险型决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影响预测目标的各种市场因素是复杂多变的,因而每个方案的执行结果都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决策中,不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第三,不确定型决策。它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提出各个备选方案,每个方案有几种不同的结果可以知道,但每一结果发生的概率无法知道。在这样条件下,决策就是未确定型的决策。
按照不确定程度划分为两类不确定型决策,一是已知自然条件,但不知发生概率的,该类型可以通过选用一定的决策准则进行决策。二是自然条件未知,该类问题可以用定性方法进行解决。
它与风险型决策的区别在于:风险型决策中,每一方案产生的几种可能结果及其发生概率都知道,未确定型决策只知道每一方案产生的几种可能结果,但发生的概率并不知道。这类决策是由于人们对市场需求的几种可能客观状态出现的随机性规律认识不足,就增大了决策的不确定性程度。
第5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首先,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它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技术、方法的学问。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与分支学科。是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学科相关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管理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它一方面强调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即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另一方面强调对公共权力(权威)的监督、制约和规范,强调运用公共权力(权威)的科学方法。
其次,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公共管理从学科意义上的内容包括政府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教育经济管理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等方向,公共管理学的兴起得益于全球化新公共管理运动,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公共管理学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的挑战,公共管理学研究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再者,公共管理作为现代管理科学四大分支之一,是未来世界和当代中国最有发展潜力和广阔前途的学科。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共管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出现,中国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中国公共管理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大生长点。
就我国而言,中国人民大学前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黄达强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行政管理研究所并培养了国内第一批行政管理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为中国公共管理学最主要的教学和研究基地(在教育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为全国第一)。中国MPA学术委员会唯一顾问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为国内最早提出引进公共管理学教育人士,中山大学也是中国最早公共管理学兴起地之一。
总之,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第6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决策”一词的英语表述为Decision Making,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时至今日,对决策概念的界定不下上百种,但仍未形成统一的看法,诸多界定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三种理解:
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
二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
三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以上对决策概念的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作出的,要科学地理解决策概念,有必要考察决策专家赫伯特·西蒙在决策理论中对决策内涵的看法。
一般理解,决策就是做出决定的意思,即对需要解决的事情做出决定。按汉语习惯,“决策”一词被理解为“决定政策”,主要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做出决定。但事实上,决策不仅指高层领导做出决定,也包括人们对日常问题做出决定。如某企业要开发一个新产品,引进一条生产线, 某人选购一种商品或选择一种职业,都带有决策的性质。可见,决策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正确理解决策概念,应把握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确定目标是决策过程第一步。决策所要解决问题必须十分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十分具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将是盲目的。
第二,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方案。决策实质上是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如果只有一个备选方案,就不存在决策的问题。因而,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人们才能从中进行比较、选择,最后选择一个满意方案为行动方案。
第三,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于实施。如果选择后的方案,束之高阁,不付诸实施,这样,决策也等于没有决策。决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的过程。
综上所述,决策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活动,决策科学化是在20世纪初开始形成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决策研究在吸引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门科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决策实践,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和探索人们作出正确决策规律的科学——决策学。决策学研究决策的范畴、概念、结构、决策原则、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组织等等,并探索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规律。随着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决策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尤其应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从而也就出现了经营管理决策。
第7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系统评价问题是由评价对象(What)、评价主体(Who)、评价目的(Why)、评价时期(When)、评价地点(Where)、评价方法等要素(How)(5W1H)构成的。
第一,评价对象是指受评价的事物、行为或对象系统。
第二,评价目的是系统评价要解决的问题和所能发挥的作用。
第三,评价主体是指评定对象系统价值大小的个人或集体。
第四,评价时期是系统评价在系统开发全过程中所处的阶段。
第五,评价地点是指评价对象所涉及的及其所占有的空间,或评价的范围。评价主体观察问题的角度和高度,或称评价的立场。
第六评价方法包含三个方法:
一是关联矩阵法,即原理性方法。该方法根据具体评价系统,确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权重,然后对评价系统的各个替代方案计算其综合评价值,即求出各评价指标评价值的加权和。其关键在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度以及根据评价主体给定的评价指标的评价尺度,确定方案关于评价指标的价值评定量。
二是层次分析法,即评价要素多层次分布。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AHP法首先把问题层次化,按问题性质和总目标将此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分为最低层(供决策的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
三是模糊综合评价法,即多评价主体。有模糊概念,但可以量化。其主要步骤为:第一,确定因素集F和评定集E。第二,确定单因素评价隶属度向量,形成隶属度矩阵R。第三,确定权重向量。第四,计算综合隶属度及综合评价值。
第8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方法是人类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不断实践中而产生的一系列科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其思想包括整体观念、综合观念、科学观念、创新观念等。
第一,整体观念。就是要用系统的方法研究系统的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全面规划,协调处理,使系统的总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达到辩证统一。我们说系统是由各部分组成的,系统的功能要大于各部分的功能。古代哲学中就有"总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论点,这里的大于,指的是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后,产生了总体的功能,即系统的功能,这种功能的产生是一种质变,因为这种功能是各部分所不具备的,系统之所以为系统,不仅是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的总和,而在于它具备总体的系统的功能。如"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又比如说一个球队,个人技术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及相互的默契配合,也难以取胜。因此我们强调在处理问题时,要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第二,综合观念。即要求从系统的总目标出发,将各种有关的经验和知识予以有机结合,协调运用,从而开发出全新的系统概念,创造出全新的系统结合和功能,这就是1+1>2的系统综合效果,即综合出创造,综合出效益。现在我们经常讲的"整合资源"也是讲的综合观念。如世界著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登月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工程,但其中所采取的单项技术都是已有的成就技术,只是很巧妙地把它们综合起来,起了卓越的作用。
第三,科学观念。即要求分析问题时树立科学的观念,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努力开发系统的潜在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和工作顺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另一方面要遵照科学规律办事,充分认识到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协同与矛盾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