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1日海事面试真题

第1题:
观点反驳题
观点:“老黄牛精神”已在年轻人中过时。
理由1:网红盛行,深受年轻人追捧。“老黄牛精神”不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
理由2:“黄牛精神”被认为是蛮干、傻、只知道顺从。
理由3:年轻人都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黄牛精神”。
请一一做出有依据的驳斥。
第2题:
微信聊天画面(小陈和小李将针对下属机构进行调查工作)
小陈:小李,咱们再谈谈工作的事情吧。
小李:昨天已经讨论过了,不用了吧。
小陈:有些细节还是确认下吧,比如碰到调查对象不按时怎么办?
小李:咱们随机应变吧,到时候有我呢,实在不行再找工作人员。
(1)你如何评价小李的性格
(2)与小李合作,你应该注意什么?
第3题:
作为船舶安全检查员,原计划上午10点检查船舶,但由于天气原因船16点才能靠港,但16点你有一个个人竞聘的演讲答辩,对于冲突你该怎么处理?
第4题:
海上发生船舶碰撞事故,有专家在没有确切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判明了事故原因。你是事故调查员,记者质疑事故原因已经查明为什么不公布。你如何与记者说明?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审题点1:“观点反驳题”
此道题目出题形式非常新颖,和传统的综合分析题目提问方式和题目结构都所有不同。但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遇到这样的题目不要慌张,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依然是综合分析的能力。对观点进行反驳就是在反对这一观点的同时树立另一个观点,
审题点2:“观点:‘老黄牛精神’已在年轻人中过时”
对观点进行反驳,“老黄牛精神”不过时。这里也可以简单说明一下“老黄牛精神”指的含义是什么。
审题点3:“理由1:网红盛行,深受年轻人追捧。‘老黄牛精神’不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价值观。”
直接进行反驳:老黄牛精神符合年轻人的价值观,从网红盛行与是否具有老黄牛精神无关,到举例说明年轻人现在的价值观结合时代、结合理想进行实干,“老黄牛精神”仍然符合年轻人价值观。
审题点4:“理由2:“黄牛精神”被认为是蛮干、傻、只知道顺从。”
重新解释“黄牛精神”的内涵:不仅仅是埋头苦干、勤奋踏实,还具有开拓创新、灵活变通的含义。
审题点5:“理由3:年轻人都像温室里的花朵,缺乏‘黄牛精神’”
这里可以举例反驳:谈现在的年轻人具有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品质。
审题点6:“请一一做出有依据的反驳”
这是题目的要求,“一一做出有依据的反驳”就是对3个理由进行反驳,也就是对论据进行反驳,这是议论方式中经常用到的手法,即反驳论点和论据,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
我认为“老黄牛精神”在年轻人中并没有过时,尤其在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老黄牛精神”所代表的勤劳刻苦、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等品质值得年轻人学习。
第一,“黄牛精神”依然符合我们年轻人的价值观。首先,网红盛行、深受年轻人追捧,这是我们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年轻人在休息时观看网络视频劳逸结合,放松心情,这无可厚非,并不代表着年轻人缺乏黄牛精神。其次,年轻人利用互联网创业,践行着吃苦耐劳、勤恳努力的黄牛精神,如《快看漫画》的创始人陈安妮,作为90后的漫画家代表,她离开家乡到北京辛苦打拼,克服创业过程中的许多艰难困苦,如今这款APP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对象,这不正展现了愿意为了理想敢于吃苦的精神吗?再次,更多的年轻人选择默默无闻的平凡岗位,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再好高骛远,愿意从事快递、家政等服务行业,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在自己从事的行业里耕耘奉献,勤劳刻苦依然是我们年轻人所坚守的观念。
第二,“黄牛精神”并不是一味的苦干、蛮干和顺从。一方面,脚踏实地是黄牛精神的核心,拉犁负重的老牛总是专心致志、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行,这是告诉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目标明确,并且不怕吃苦,乐于吃苦。另一方面,牛是力量的象征,双角朝前、全身前冲,黄牛精神也代表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尤其是新时代“老黄牛精神”也指的是灵活思考、勇于创新,例如90后汽车公司设备员钟栋鹏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一台轮胎搬送线经常出错,花时间钻研琢磨设计出一套编程增加了报警程序,这种创新大大减少了工作的重复量,正是我们黄牛精神的体现,在勤奋刻苦中开拓进取。
第三,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具有勤劳踏实、吃苦耐劳的品质,彰显着“老黄牛精神”。例如耶鲁大学毕业的优秀青年秦玥飞,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的湖南衡山做村官,扎根基层,立足农村实际,帮助当地改善农田灌溉设施、引进信息化设备、扩建养老院等,在田垄地头默默耕耘、积极奉献,不正是体现了黄牛精神吗?又如近期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里,许多奋斗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研究人员等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拥有高学历和顶尖的专业技能,却能戒骄戒躁、刻苦钻研,常常连续工作连续十几个乃至几十个小时。
终上所述,我认为在任何时代,“老黄牛精神”所代表的勤劳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都是永恒的价值追求,它永不过时,将引领我们在这个新时代实现中国梦。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