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上午新疆面试真题

第1题:
现在很多年轻人经济不独立还是需要父母的经济支持,被看作“未成年人”,你怎么看?
第2题:
单位年轻干部要进行双语(维吾尔语)培训,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你怎么组织?
第3题:
单位有个进修名额,采用投票的方式进行。你的好朋友小王和小李都是候选人,小王更合适,但小李私底下找你说他想去希望你投他,你怎么办?
第4题:
你是交警,执勤的路面高架桥塌陷有车辆被掩埋,你怎么办?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题干给出的“年轻人经济不独立”这个现象目前确实普遍存在,被看成“未成年人”也明确了目前社会上对于这类年轻人的担忧。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从道德上进行谴责,更多的是要从年轻人经历教育的各个环节以及大的社会环境来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审题点1:“年轻人经济不独立、需要父母经济支持”
这句话直指当前社会上的一种现象——“啃老”。“啃老族”是对一些已经成年或者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还要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才能正常生活的人的一种描述。对于自己有劳动能力,却还坚持啃老的人,这肯定是不对的。这些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承担责任。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被动啃老,即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仍然需要父母支持,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深刻思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环节是否帮助年轻人更好进入社会,社会是否没有做好保障,从而给了年轻人过大的压力。
审题点2:“被看作‘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四个字加注了引号,是一种隐喻的手法,这里将已经成年的人,戏称为“未成年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态度。未成年人是不能承担社会责任、经济和思想不够独立的代名词,由此,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让未成年人成熟起来。这就需要家庭教育中不要过于溺爱,学校教育中加强职业教育,社会给予年轻人更多保障和机会。
整体来看,题干信息非常明确、简单,就是围绕“年轻人经济不独立,啃老”这个社会现象展开讨论。对于题干信息较少的综合分析题目,我们可以通过“表明态度——摸清成因(要素分析:自我意识、家庭关系、教育制度、社会压力)——解决措施(主体分析:个人、家庭、学校、政府)”整体思路来构建框架,在一个核心主旨下尽可能寻找不同的展开维度,起到丰富答题内容的目的。
参考答案
当今“啃老”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年轻人虽然已经走上社会,仍然需要父母经济支持,不利于个人成长,也加重父母的养老负担。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追根溯源,摸清成因:
第一,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一些子女习惯了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竞争意识,责任心淡薄,面对挫折习惯性地逃避,寻求父母庇护,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第二,父母失教宠溺。家庭缺乏对孩子独立自主的教育,父母更多扮演保护者角色,不能给孩子更多面对社会、面对竞争的机会,使其精神上不能独立。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让孩子从小就获得了物质上的满足,长大后不能平衡好自己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第三,教育制度死板僵硬。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素质等问题,出现名牌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父母陪读等事件;大学生就业指导“走过场”,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实训实习没开展好,使得部分毕业生求职屡屡碰壁,丧失就业信心。
第四,社会压力与日俱增。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以及就业门槛的不断提升,使大学生就业压力激增。另一方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房价、物价等生活成本过高,大部分毕业生难以靠自身努力站稳脚跟。
“啃老”已从一种家庭现象演变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要提升年轻人竞争力。个人要培养自立自强、坚毅的品格,在吃苦中磨练意志,迎接挑战;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的养成,更快适应社会需求。
第二,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家长要改变大包大揽的传统教育手段,多给孩子们一些自主选择空间,以强化他们的自立能力和责任意识,根本改变孩子的依附性格,让他们的精神尽早“断奶”,早日“成年”。
第三,要改革学校教育......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