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4日下午甘肃省直面试真题
第1题:
学校里有很多学生的电动车需要充电。学校禁止在宿舍内给电动车充电且学校公共区域又无充电设备。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教师支教,也是精准扶贫的一部分,如何保证支教落实发挥作用?
第3题:
你是某贫困地区中学校长,中学教师老王能力很强,但与同事、学生的交流方面存在问题。对此,你怎么处理?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此题为社会现象类综合分析题。该类题目作答时,需找准题目聚焦谈论的事件或矛盾,明确自己的观点态度,并从为什么持这样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分析可以从事件或矛盾的影响,也可以从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作答,最后结合自己的态度和分析的内容,提出完善修正的举措即可。此题具体来说:
审题点1:“很多学生的电动车需要充电”
阐述了现实背景,说明电动车充电是学校里的刚性需求,学校需要管理同时也需要兼顾学生的出行需求。比如:如何满足学生的出行需求?是否有其他的出行工具?是否增多校车及路线等。
审题点2:“学校禁止在宿舍内给充电车充电且学校公共区域又无充电设备”
用目的行为分析方法,学校不允许在宿舍充电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提高宿舍用电安全,减少用电安全隐患。但从影响角度上看,学校内公共区域无充电设备,如此措施便间接禁止学生使用电动车,虽然可以简单粗暴的防止校内电动车骑行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同时也让学生的出行变得困难,损害了学生的权益,治标不治本,更重要的是会带来私拉电线等不安全不可控事件发生,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禁止的同时想好满足学生便捷出行需求的替代方式和举措。
由此,此题的具体作答思路可以概括为:态度观点(出发点好,但不够周全)——禁止宿舍充电的影响——问题核心因素——解决建议措施。
参考答案
学校禁止学生在宿舍里给电动车充电,出发点是好的。有利于解决室内充电的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但是,这样的做法也有如下的弊端。
第一,方法过于简单粗暴,不具有合理性。大学校园面积较大,教室与宿舍的距离让电动车出行成为刚需,一味的简单不允许充电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
第二,带来安全隐患,不具有可行性。可能会有一些人为了充电而出现私拉电线等乱象,给校园用电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难以达到效果,治标不治本。存在即合理在实际生活中,电动车的存在越来越多就,充电问题仅靠一纸禁令是绝对禁不下去的,只有在根本上解决的“最后一公里”的通勤距离和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之后,才能将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效果。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行政的懒政思维。高校一言不合就禁止,说明在高校解决问题上还是采用“用管理代替服务”的老办法和“行政命令压制一切”的旧思维,缺乏前期的调研,未能充分尊重广大学生的意见,体现了学校的懒政思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还停留在相对粗放的水平。二是校方权力和学生权利失衡。高校的做法没有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片面追求政策的高效率。
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管理效能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权益,可以从如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