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河南省考面试真题

第1题:
上级给县政府拨款50万资金,县政府直接把它放到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把理财的利息发给了贫困户,直接让他们坐享其成,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第2题:
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在小升初入学中提交家长学历证书。有家长提出意见,觉得是涉嫌歧视,学校回应说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家长于是投诉到你这,如果你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你该怎么去回复。 
第3题:
要培训干部,有四种方式,有的去高校进行学习,有的去基层进行挂职锻炼,有的去企业挂职学习,有的去省直单位进行学习,如果你是组织者,说出你觉得重要的两个环节,并分别说明理由。
第4题:
小刘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小区车位紧经常,社区经常发生车辆刮蹭案件。每年都有很多起在110报警立案查处,如果你是小刘,你觉得该做些什么?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题目,要求考生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社会现象有深入的思考与见解。这道题目贴近当前工作实际,反映了当前扶贫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要准确审题,多角度对问题的内在根源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分析如下:
审题点1:“上级给县政府拨款50万资金,”
上级部门拨款,是希望县政府利用财政资金,达到脱贫的目的。但是从县政府的角度来说,基层除了缺资金之外,还缺少人才,技术,产业,缺乏上级部门对扶贫工作的专业化指导。但是上级部门直接拨款的方式,本质上仍然属于输血的扶贫方式,不能根本上帮助县政府解决问题。
审题点2:“县政府直接把它放到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把理财的利息发给了贫困户,直接让他们坐享其成,”
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责任主体,县政府本应利用上级拨款,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发展产业。但是县政府却采用购买理财,发放利息的简单扶贫方式。这种“分红式”扶贫,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但是这种方式只会助长“坐享其成”的不正之风,长久来看并没有解决贫困的根本问题。反映出来的是县政府治贫理念,治贫能力的问题,值得深思。
审题点3:“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题目要求谈看法,我们就需要分析这种简单粗暴的扶贫方式的影响,找到发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对策。
因此,本题思路如下:表态入题,分析影响——目的行为,剖析根源——多方发力,源头解决。
参考答案
题目中这种发放理财利息的分红式扶贫,本质上仍然是输血式扶贫的变形。这种简单的扶贫方式,从表面上看增加了贫困户收入,但实质上是“虽结富果,难拔穷根”,不仅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甚至还会在社会上助长“坐享其成”的不正之风。
这种“分红式”扶贫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上的诸多短板:
第一 部分地方政府仍难戒除形式主义。部分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分红式”扶贫,原因在于这种扶贫方式效果“立竿见影”,最容易达到“表层脱贫”,本质上还是地方政府对于扶贫工作认识不够,投机取巧,才使得扶贫工作流于形式,不见实效。
第二 部分扶贫主体治贫能力亟待提高。分红式扶贫简单易操作,但是想要达到深层脱贫,就需要优化资金配置,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久久为功,长效保障,这无疑是对基层政府治贫能力的重大考验。
第三 上级部门针对扶贫缺乏有效指导。如题目所言,上级部门只是简单拨款,却没有相关的政策配套,人才支撑,不能对基层政府进行有效的指导,才使得基层政府在运用资金上简单化。
第四 脱贫成效考核评价标准过于单一。目前在脱贫成效考核上,仍存在“数字考核”“资料考核”的单一标准,缺乏立体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使得基层政府只照考核标准出对策,分红式扶贫就应运而生。
啃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就不能投机取巧,而必须出实招、求实效;趟全面小康的深水区,就不应追求“立竿见影”,而必须坚持久久为功。在扶贫工作上,我们必须主动作为,真抓实干,着眼长远,夯实成效。
首先,优化脱贫成效考核体系。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脱贫成效的考核流程,科学化制定考核标准,多元化,立体化的深入地方进行考核,对出现形式主义,数字脱贫的地方政府严肃问责,保证考核有效,震慑有力。
其次,加强上级部门脱贫指导。上级部门要进一步针对扶贫干部进行治贫能力培训,通过观摩典型,理论学习等方式提升干部素质,同时注意加强对于基层扶贫工作的指导,通过配套政策,人才支援,优化配置等方式为基层扶贫工作提供保障。
再次,焕发贫困地区产业活力。贫困地区要因地制......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