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下午河北省面试真题
第1题:
学校规定不允许私家车入校园,只允许电动车入校园,这是杭州某所学校校园新出台的一项规定,当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规定,学校回应说是为了避免学生攀比,请问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第2题:
易中天先生曾将中国逻辑归为三点: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国逻辑的看法。
第3题:
漫画内容:左边一个小学生满头大汗,说弯弯的月亮;右边站着一个老师,他手里头夹着语文卷子,卷子上写着**的月亮;老师说,明明就是圆圆的。请根据这幅漫画发表演讲。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类题型。此题涉及到出台的规定,但仅是某学校这一社会团体出台的规定,表态时可以支持也可以反对,我们需要根据该规定能否达到设置规定的初衷,即能否达到目的进行判断。此题的目的是避免学生攀比,若这一规定的执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予以支持;若无法达到目的,则需要对此规定提出质疑。接下来,我们可以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
审题点1:“不允许私家车进校园,只允许电动车入校园”
首先,“不允许私家车进校园”,从近些年的校园交通事故来看,这一举措是能够保障校园安全的;其次,“只允许电动车入校园”,既解决了便利出行的问题,又响应了绿色环保要求;再者,杜绝私家车,允许电动车或步行,进入校园的方式更加平等,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风气是有利之举。经过以上三点分析,可以初步肯定学校的这一规定。
审题点2:“新出台的一项规定”
规定的意思是对于方式方法的决定,体现了学校处理事情的严肃性。而且看到“规定”、“出台”类似的词语时,我们可以采用“目的行为分析法”进行分析,从政策的合理、合法、可操作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审题点3:“为了避免学生攀比”
这句话直接说明了学校出台规定的目的。那么通过禁止私家车进入校园,大家都平等地骑电动车或者步行进校园,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攀比呢?答案是肯定的,因此我们对此规定可持积极态度。但同时,学生的攀比并不仅仅来源于私家车,因此这一规定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攀比心理。要从根本上杜绝攀比之风,还应当要家校联动,更要举社会之力,根治这一顽疾。
故本题的答题思路可整理为:肯定学校出台规定这一行为的出发点,阐释该规定对于学生及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意义,指出此规定并不可根治攀比之风,最后提出如何标本兼治解决问题。
参考答案
学校是立德树人之地,为坚守阵地,为了避免攀比之风盛行,学校出台新规禁止私家车进校,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第一,有效地杜绝了攀比之风。这也是学校出台这条规定的初衷。学校此举让所有家长褪下物质的外衣,一律平等地走进校园,既能维护一些困难家庭孩子的自尊心,又能有效防止学生间攀比的不正之风,还孩子们一个更纯净的校园。第二,有力地保障了校园秩序。此规定出台后,家长可选择步行或骑电动车进入校园,并将电动车停放在指定停放点,避免私家车堵塞校园内及附近交通,保障校园内秩序井然,便于管理。第三,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安全。通过禁止私家车进校园,能有效避免车祸等交通事故发生,保证了校内学生的交通安全。第四,有力地倡导了绿色出行。学校规定用电动车取代私家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绿色出行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此举有提升教育功能之义。
但是校园攀比并不仅仅局限于家长开了什么车,仅靠禁止私家车入校园,只能做到一时治标,却难以触及问题的根源,无法“标本兼治”。
所以,要想真正避免校园攀比,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