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日上午河北省面试真题

第1题:
一篇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一位父亲带孩子坐飞机去外地看病,因走散未能及时登机,父亲在飞机舱前下跪请求机组等待。部分网友认为这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但此后被证明是虚假消息,网友认为不应该以虚假消息博关注。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有的人认为应该知难而上,勇攀高峰;有的人则认为应该知难而退,请问你怎么看?
第3题:
请以“平衡”为题进行演讲。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中的判断类题目。通过审题发现,题目的论述重点在“但是”之后的内容,即通过虚假消息博得关注是否当做。如果可以做,要给出理由;如果不能做,要分析出原因,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危害等。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一位父亲带孩子坐飞机去外地看病,因走散未能及时登机,父亲在飞机舱前下跪请求机组等待”
这里给出了题目的事件背景。通过“外地看病”“走散”“下跪”这些词,能够判断出当事人比较特殊,心情焦急,下跪也是事出有因。但是作为考生,要以一个公职人员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给出观点: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过激,要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建议遇到类似情况的旅客像这位父亲一样,所以在答题开始要给出明确的观点。
审题点2:“部分网友认为这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如果这则事件是真实的,机组考虑了走散父子的情况,那么确实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样的爱心是十分宝贵的。考生在分析的时候可以就这件事情传递了那些方面的正能量进行剖析。但建议篇幅不要太多,可以和表态部分合并说。
审题点3:“但此后被证明是虚假消息,网友认为不应该以虚假消息博关注。”
这两句话是论述的重点。考生需要思考,为什么事件会迅速扩散、为什么在爆出新闻之初没有验证真假,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从涉及到的相关主体如媒体、普通网民、信息发布者等主体分析。
综上,本题的答题思路应为:阐明观点对一些突发事件应当客观理性,详细分析虚假消息传播的原因,最后给出避免虚假消息传播的有效对策。
参考答案
之前,一篇内容为“父亲带病儿乘飞机走散,跪求机组迟飞等待”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正当社会公众想进一步了解事情原委的时候,却被证实文章是虚构的。这种通过虚假事件博人眼球的文章,不但损害了新闻公信力,更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一定要及时制止这种错误的行为。
这种事情在社会上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第一,某些媒体攥稿人缺乏自律,成为事件主导者。一些攥稿人为了博取公众关注,吸引更多粉丝,赚取广告商的赞助,不顾事实真相,往往会用劲爆的标题吸引读者,和法律打擦边球,媒体的标签化和先入为主成为了虚假文章的催化剂。   
第二,网民缺乏理性思考,被跑偏的舆论诱导。网民们经常被一些标题夸张的文章吸引,匆匆扫过标题便对新闻事件定性,盲目跟风从重的心里将新闻当事人贴上“好人”或“坏人”的标签。
第三,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监管。当下互联网信息成几何式增长,政府部门和互联网运营平台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手段乏力,监管技术都较为落后,使得虚假信息有机可乘。
虚假消息的传播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的,新闻传播中的各方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以更严谨、更慎重的态度对待新闻,提升媒体的公......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