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8日上午北京市面试真题
第1题:
企业热衷于参加各种名优产品的评选,但往往质量没有显著提高,你怎么看?
第2题:
单位职工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主人翁精神,组织职工建议活动,让大家建言献策,你怎么组织?
第3题:
你和小王、小李组成临时团队,你是负责人,小王平时工作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小李平时比较沉默,但在领导面前却积极反馈你们小组的成果,结果领导表扬了小李,还让小王向小李学习,小王很低落,你怎么做?
第4题:
某医院开设了医疗远程咨询平台,让医生去值班,与患者在线交流,很多老人都有需求,可是平台使用率低,你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平台使用率?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中的企业类题目。评选活动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然而“企业热衷参与”却折射出当前社会的一种现象,考生可以从企业本身的定位分析,进而分析该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本身,而题干中“质量没有显著提高”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如何避免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企业热衷于参加各种名优产品的评选”
企业参加名优产品评选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像我们平时参加比赛一样,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所以,参加评选是有积极意义的,如树立产品榜样效应、保障消费者权益等。“热衷于”略带贬义,也暗示我们要分析隐含的问题。
审题点2:“质量没有显著提高”
这与参加名优评选形成对比。质量没有提高还可能会对企业、消费者造成损害,需要考生深挖背后的问题。通过主体分析法,围绕名优产品评选,考生可以从评选方、企业方、社会风气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针对原因给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综上,本题的答题思路是:结合该行为分析其积极意义,围绕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危害,并给出原因分析,最后给出对策。
参考答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企业处在一个开放和包容的时代,社会上举办的各种评优活动也日益增多。这本身无可厚非,我也是持支持态度,但参加完比赛后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企业参加评选有其积极的意义。首先,对企业有激励作用,能够激励企业不断提高、不断成长;其次,对行业有带动作用,能形成榜样督促其他企业积极学习;最后,对消费者是一种保障,能引导消费者购买质量上乘、服务可靠的产品。
这些评选活动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有部分企业是为了得奖而生产,这会对企业未来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其一,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后继发展竞争力不深厚,随时可能被更优秀的企业替代;其二,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参加这样的活动无疑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深究这些光怪陆离、名目繁杂的评优活动存在的问题,背后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大量的评选活动会导致企业盲目跟风,被噱头带来的效益吸引;第二,举办评选活动的主办方在评选标准的设置方面存在漏洞,过于停留在表面,要真正评选出优秀的产品,不应过于注重企业的规模、营业额等表面数据;第三,社会大众对产品优劣的判断也存在误区,一味地相信广告中明星代言的“大牌子”,即所谓的明星产品、国际畅销产品。
要想让这些评选活动起到更加积极的效果,让各种参评企业健康发展,必须改变目前的状况。
首先,作为企业本身,要将工作的重心由参加评选活动转移到提高自身竞争力上。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注重人才培养和建设,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以技术型人才为核心的有强大凝聚力的人才队伍。
其次,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必须提高参评活动的准入门槛。要对参评企业设置高标准严要求,将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使用寿命、产品创新程度、产品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产品所蕴含的科技含量、产品投入市场后消费者的口碑等纳入评选标准。
最后,整个社会也应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媒体应发挥其宣传作用,同时,消费者本身也应该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看待企业所获得的各种奖项,擦亮眼睛,购买质量有保证的产品。
企业只有将成长回归到提升产品质量上来,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