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5日下午北京市面试真题

第一段,H省是污染物排放大省,A市又是重灾区,每年焚烧秸秆问题严重。
第二段,A市成立专项工作组,治理秸秆焚烧问题,科学回收,集中焚烧,也可以栽培食用菌;并出台相关政策,对于企业改造生物煤炉,每吨补贴2万元,对于农民运输补贴5元,20公里范围内不予补贴,对于利于秸秆焚烧的项目可申请中央预算。
第三段,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第四段,电厂负责人说,每年应利用秸秆12吨,但实际收到秸秆不足1吨,企业还是利用传统煤炭发电。农民不愿意运输,运输花费基本和秸秆回收收益持平。企业运营困难,政府还应多帮忙把秸秆运到企业。
第五段,企业负责人说,大概算了下成本,要8年才能盈利,政府补贴又太少,根本不挣钱,这样银行也不给贷款,企业运营困难。
第六段,农民说,我们也有苦衷,运秸秆过去不挣钱,甚至还赔钱,我们虽然也知道焚烧污染空气,但祖辈都是直接焚烧,既省时又方便,何况播种间隔短,没时间运。再者搅碎就地填埋这种方式,长此以往易造成土地松软,影响收成。
第七段,食用菌厂长说,还是应该政府牵头,我们出技术,哪怕免费提供也可以,只要能让村民把秸秆运过来就行,总是等米下锅也不是办法啊。
第1题:
A市秸秆燃烧政策效果不佳,农民和企业都有怨言,你对A市秸秆焚烧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怎么看?
第2题:
假如你是工作组成员,为了推广麦秆治理工程,去B县进行宣传,你怎么办?
第3题:
你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企业负责人来找你,向你抱怨,补贴少,政府支持不到位,企业赔钱,但据你所知,这家企业并没有赔钱,甚至还有盈利,你怎么和他沟通?
第4题:
A市秸秆散落在田地里,离回收厂家比较远,运费也比较高,马上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假如你是大学生村官,你怎么服务?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是典型的社会现象类题目,问对秸秆焚烧治理中出现问题的看法。既然主题是问题,那么我们需要简单表态,然后重点分析该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
审题点1:“市秸秆燃烧政策效果不佳”
市秸秆燃烧政策是避免私自燃烧秸秆,统一处理的一项惠民政策。推行这一政策主要是为了避免私自燃烧产生的废物废气,对空气、动植物等产生的影响。但是效果不佳,我们可以深入的分析,在这一政策推行的过程中遇见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的予以解决。
审题点2:“农民和企业都有怨言”
这其实是对第一点中问题的具体体现,可以提示我们按照主体分析法去思考,首先就是企业和农民,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他们确实与大量怨言,那么这就是问题所在,并且他们也说出了一些希望政府怎么做,可以用到对策中。在材料中还发现了另一个主体政府,也可以用相同的办法展开分析。农民作为主体产出者,存在怨言,那么我们可以思考整体的处理和衔接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企业存在怨言,我们可以根据材料分析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展开分析。
参考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面积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影响环境,与绿色发展理念存在冲突,因此,当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无害化处理秸秆,是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体现,但是,我们也看到,政策执行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各方主体难以执行,这中间问题值得深思。
第一,对秸秆无害化处理的环保意义认识不足。农民虽然都对新政策持肯定态度,但有的却表现出消极应付的思想,比如农民祖辈都是这么干的,由此可以看到重视程度不够。
第二,鼓励政策设置不合理,盈利是企业的本质,企业在计算煤炉改造等成本后无钱可赚,自然没有动力落实政策。而对于农民运输的五块钱补贴也确实偏低,且还加上了20公里内不予补贴的限制,这无疑会造成农民支持政策,反而自己贴钱的尴尬,还会造成不同农户之间利益差别。
第三,政府担当意识不足。环保治污是政府的天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仅仅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结合实际不够紧密,也没有积极推动落实。
因此,我认为,要让秸秆无害化处理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还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大环保政策宣传,提高社会环保意识。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入门入户等手段来宣传相关环保政策,比如以秸秆焚烧作为具体事例来分析,让大家认识到如果当地环境差,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进而造成农业、养殖业的损失,引导人人争当“主人翁”。
其次,要提高鼓励政策标准。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交通、农业、城建、环保等多部门多维度的调研,了解各行业发展现状,从补贴标准、技术改造规划等方面制定合理鼓励政策,比如对煤炉改造补贴和农民运输补贴适当提高标准,对农民补贴距离等适当缩短、取消或根据农田与厂家之间距离制定不同补贴价格,让各方主体从经济考量上有动力。
最后,政府加大技术资金投资力度。对于调查研究、政策制定、落实执行等环节,政府都要挑大梁,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可统筹专家技术予以支持,对于企业落地的政策、厂房建设等加大服务,增加财......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