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7日安徽省面试真题(乡镇)
第1题:
有个作家看到一个老人坐着修剪花坛,觉得老人很懒。但是他换个角度看发现那个老人没有腿。作家说:“感谢上帝让我多看了一眼”。请问对你有什么启示。
第2题:
阿里巴巴为了让村民能更好的贩卖农产品,要升级农村淘宝服务平台。你作为镇政府工作人员,让你对领导提几点建议,你怎么提?
第3题:
农民砍伐退耕还林的杨树来种植桃树,林业执法人员前来执法,带走两位村民,在村口被其他村民拦住。假设你是党支部第一书记,你怎么办?
第4题:
漫画内容:地上有一只老鼠,有一个人在墙上画了一只猫,旁边写着“措施”,然后这个人就走了。对此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题目中的态度观点题。我们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内容,看题干内容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其涵盖的是一个观点还是多个观点。对于一个观点,可以采用纵向分析法,通过深挖这一个观点的涵义进行答题;对于多个观点,可以采用横向分析法,通过对每一个观点进行综述答题。本题中很明显,题干的前三句话,每一句都是包含一个审题点,每一个审题点都可以提炼出一个观点,由此进行拓展答题即可。
审题点1:“有个作家看到一个老人坐着修剪花坛,觉得老人很懒。”
作家通过“老人坐着修剪花坛”的现象,就得出了“老人很懒”的结论,但是本质却并非如此。这就启示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为什么作家会通过一个现象立刻得出一个结论?这主要就是因为其“经验思维”作祟。在经验思维之下,直觉就成了判断事物的标准。所以这更深层次上启示我们,打破“经验思维”。
审题点2:“但是他换个角度看发现那个老人没有腿”
圈出关键词“换个角度”,正是因为作家换了个角度才发现了老人坐着修剪花坛的真相。这也说明了什么叫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怎么样才能够看见“老人的腿”或者那片“森林”?这就启示我们要培养“全局思维”。拥有了全局思维,才能够变换多个角度看问题。
审题点3:“感谢上帝让我多看了一眼”
透过“多看一眼”四个字,看出作家在发现现象之后,能够去判断分析,进而采取了“多看一眼”这样的行动去再次求证。这就启示了我们,看待事物要谨记“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这一点即是反思,也是探索。
因题目观点明确,为增强答题的深刻性和条理性,可以结合题干的内容,引申到“打破经验思维”“培养全局思维”“谨记分析思维”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在具体展开的时候,可以从拥有此类思维的好处以及缺乏此类思维的坏处等两方面进行分别论证,论证过程中可以适当举例。
参考答案
题目中这个小故事给我如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我们需要打破“经验思维”。故事中的作家看到老人坐着修剪花坛时得出了老人很懒这一错误结论,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就说明了一个人一旦迷信经验思维,就难以看透现象背后的本质,比如说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雨后山林中出现很多漂亮的野生菌。但是如果想当然地认为漂亮的就是好的,那么就难以看到它们是暗含剧毒的“毒菇”,误食会危及生命。而如果打破了经验思维,就会抓住本质,抓住机遇。20世纪初社会上出现大量的“宅男”“宅女”,在很多人的经验里,这些人都是“懒人”。但是马云打破经验思维,认为这些人看似是“懒人”,本质是“需要服务的人”,于是提出了“为懒人服务”的理念,进而才有了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诞生。
第二,我们需要培养“全局思维”。故事中的作家在换个角度之后,发现了老人没有腿这一事实,假如作家能够有一个全局的视角,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恰如古语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让我想到了正是毛泽东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才打破党与党的隔阂,有了国共合作的历史;正是邓小平站在全局的角度,才打破国与国的隔阂,才有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绩;正是习总书记站在全局的角度出发,才打破了民族与民族的隔阂,才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奠定了当今中国的世界地位。
第三,我们需要谨记“分析思维”。故事中的作家说道“感谢上帝让我多看了一眼”。这“多看的一眼”,其实就是一个分析求证的过程。因为心中有疑虑,所以我们就会求证,就会“多看一眼”“多听一句”“多问一点”,这样才能够让我们作出清晰的判断,不被眼前的现象或者别有居心的人所误导。白岩松曾经讲过,他有一个公式,叫做“感受+追寻=表达”,说的就是他在看到任何现象之后,都会按照在感受之余,加一个追寻的过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