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招聘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
A、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B、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
D、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
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B、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D、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3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这句话描述的是法律哪项基本特征?( )
A、国家意志性
B、明确规定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约束性
4
根据《刑法》的法律精神,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法律规范性
5
下列行为中构成犯罪的是( )。
A、赵某,30岁,醉酒驾车撞死路人
B、刘某,13岁,盗窃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财物
C、张某,20岁,遇人抢劫奋起反击,将对方打成重伤
D、王某,30岁,为了躲避仇人追杀,抢了路人的摩托车逃跑
6
甲在商场看中一块价值2万元的手表,便以选购手表为名,要售货员将手表拿来看看。甲在接到售货员递过来的手表后立即逃走。甲的行为构成( )。
A、抢夺罪
B、诈骗罪
C、侵占罪
D、盗窃罪
7
甲准备杀死乙,在携带凶器去往乙家的路上遇到联防人员检查,因害怕返回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预备
D、不构成犯罪
8
关于《刑事诉讼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
A、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和维护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理念
B、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至上的理念
C、体现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
D、体现了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
9
法院审理一起受贿案时,被告人石某称因侦查人员刑讯不得已承认犯罪事实,并讲述受到刑讯的具体时间,检察机关为证明侦查讯问程序合法,当庭播放了有关讯问的录音录像,并提交了书面说明。关于该录音录像的证据种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B、视听资料
C、书证
D、物证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论时效期间为 年。
A、3
B、1
C、2
D、5
11
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其开始计算的时间为( )。
A、权利受到侵害时
B、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
C、权利人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害时
D、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
12
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亲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
A、车祸
B、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
C、甲的父亲死亡
D、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
1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债权特征的是( )。
A、平等性
B、相容性
C、任意性
D、永久性
14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 日。
A、10
B、15
C、30
D、60
15
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日期后,应当在开庭 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A、7
B、10
C、5
D、3
16
当事人不服一审民事裁定的上诉期间为 日。
A、15
B、10
C、20
D、30
17
公告送达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 日,视为送达。
A、60
B、15
C、30
D、90
18
下列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许可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
D、行政处分
19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 内提起。
A、15日
B、60日
C、6个月
D、3个月
20
下列选项,不属于书记员主要职责的是( )。
A、负责庭前准备的事务性工作
B、检查开庭时诉讼参与人的出庭情况
C、负责案件审理中的记录工作
D、负责起草裁判文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21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A、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公民应积极报名参军,保卫国家
B、公民在知悉国家秘密时,应保守国家秘密
C、公民不得借检举之名,对国家工作人员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陷害
D、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应参加劳动
22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解决法治建设不适应、不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问题。下列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有( )。
A、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立法部门化倾向
B、改进行政执法体制,消除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
C、大力解决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提高司法公信力
D、增强社会成员依法维权意识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观念
23
我国刑法的目的包括( )。
A、惩罚犯罪
B、特殊预防
C、一般预防
D、罪刑等价
24
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避免法治活动的任意性和随意化,据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只要程序公正就能实现实体公正
B、刑事程序的公开与透明有助于发挥程序的约束作用
C、为实现程序的约束作用,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均应予以排除
D、对复杂程度不同的案件进行程序上的繁简分流会限制程序的约束作用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 ,以及附则。
A、人格权
B、婚姻家庭
C、继承
D、侵权责任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近亲属包括( )。
A、配偶
B、子女
C、兄弟姐妹
D、外孙子女
27
某县人民法院受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决定组成合议庭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
B、合议庭成员的人数应当是单数
C、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合议庭评议中的不同意见,不必记入笔录
2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回避的人员包括( )。
A、审判员
B、人民陪审员
C、书记员
D、证人
29
民事证据的特征包括( )。
A、客观性
B、直观性
C、关联性
D、合法性
30
关于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是依法治国,促进司法公正的需要
B、是以德治国,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C、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
D、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1、A2、B3、A4、D5、A6、D7、C8、A9、B10、A11、A12、C13、D14、B15、D16、B17、C18、D19、C20、D21、ABD22、ABCD23、ABC24、ACD25、ABCD26、ABCD27、ABC28、ABC29、ACD30、ABD
1
本题考查法理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司法体制改革宏伟蓝图。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宪法。
根据《宪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故正确答案为B。
3
本题考查法理学。
A项正确,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说明法的制定者是国家,即体现国家的意志性。
B项错误,法的明确性规定是指法皆是明文规定,法的内容明确具体。
C项错误,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D项错误,法的普遍约束性是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具有普遍适用性。
故正确答案为A。
4
本题考查刑法。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综上可得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处罚性的行为,这也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5
本题考查刑法的有关知识。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切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A项,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赵某明知自己饮酒,还酒后驾车,导致撞死路人,构成了犯罪。该项符合题意,应选。
B项,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本题中,刘某,13岁,对盗窃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C项,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张某遭遇抢劫奋起反抗,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D项,根据《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王某抢路人的摩托车,是危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该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6
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抢夺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夺罪侵犯他人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直接夺取财物的行为,即直接对财物实施暴力。甲没有对物直接实施暴力,不构成抢夺罪。
B项错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并未隐瞒真相、虚构事实,不构成诈骗罪。
C项错误,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案中的手表不是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埋藏物,不构成侵占罪。
D项正确,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甲的行为属于趁人不备在拿到手表之后逃走,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构成盗窃罪。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甲准备杀乙,行为还没有开始着手,不构成犯罪未遂。
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是犯罪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