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减压反射
机体在血压突然升高时,通过压力感受器和心血管中枢活动将升高的血压恢复正常的过程称为减压反射。
2.运动性疲劳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度而引发身体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是人体运动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3.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人体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也称最大耗氧量。
4.运动性心动徐缓
具备运动员心脏者普遍出现安静心率明显低于正常值的现象,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
5.有氧耐力
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的运动能力。有氧耐力有时也被称做有氧能力。
二、简答题
1.乳酸阈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浓度会急剧增加。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这一点所对应的运动强度即乳酸阈强度。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生理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水平。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增进是有限的,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更有意义的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其理论依据是,用个体乳酸阈强度进行耐力训练,既能使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氧供能。同时又能使无氧代谢的比例减少到最低限度。
2.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与运动训练的关系
(1)磷酸原系统
又称ATP-CP系统。该系统主要是由结构中带有磷酸基团的ATP(包括ADP)、CP构成,由于在供能代谢中均发生磷酸基团的转移,故称之为磷酸原。
供能特点:代谢底物为ATP和CP,反应过程不需要氧气,供能时间为6-8秒,输出功率最大,无代谢副产品,是短时间、高功率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2)酵解能系统
又称乳酸能系统。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
供能特点:代谢底物为肌糖原或葡萄糖,反应过程不需要消耗氧气,供能时间为2-3分钟,输出功率较磷酸原系统次之,产生导致疲劳的代谢副产品乳酸,是短时间、大强度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3)氧化能系统
氧化能系统又称有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
供能特点:代谢底物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反应过程需要消耗氧气,供能时间较长,输出功率最低,产生CO2和H2O,是长时间运动的主要供能系统。
3.运动性蛋白尿的产生原因
正常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1)运动性蛋白尿的产生原因
一般公认是由于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但对滤过膜通透性改变的原因,解释却不一致。其一,由于运动乳酸增多引起血浆蛋白质体积缩小,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蛋白质被滤过到尿中;其二,酸性物增多导致正电荷增多,促使带正电的蛋白质易透过肾小球带负电的滤过膜,进入滤液中;其三,由于激烈运动,使肾脏受到机械性损伤引起的;其四,由于激烈运动时肾血管收缩,引起血流停滞,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从而促使蛋白质滤过;其五,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及被动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造成肾脏血循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尿中出现尿蛋白。
4.极点与二次呼吸产生机制
在进行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功能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运动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现象称为“极点”。
“极点”是运动过程中人体暂时性的机能紊乱,其原因主要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跟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出现体内氧气供应不足、大量代谢产物(如乳酸)在体内堆积、血浆pH值下降,内环境发生改变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紊乱。同时,机能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使运动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运动中枢抑制过程占优势。因此,极点出现时,往往表现为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等症状。
“极点”出现后,运动者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是运动中机体建立新平衡的一种表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同时极点出现时,运动强度暂时性下降,使机体需氧量下降、乳酸产生减少,内环境得以改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此外,“第二次呼吸”还与肾上腺素等运动应激性激素分泌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的结束,机能水平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5.运动员血液的特征和生理意义
“运动员血液”是指经过良好训练的运动员,由于运动训练使血液的性状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黏度下降等。这种变化在运动训练停止后是可以恢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血液称为运动员血液。
运动员血液的特征:
(1)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增加
(2)血容量增加
(3)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
(4)血黏度下降
“运动员血液”的生理意义
(1)血容量增加更有利于增大运动时的心输出量,对于提高总体的运动能力尤其是有氧耐力意义重大。
(2)运动员血液黏滞性下降,血容量增多,这些因素有利于减少血流阻力,加快血流速度,使营养物质、激素等运输以及代谢物排除更迅速,也有利于体温调节和大强度运动时散热,使有足够多的血量流到皮肤。
(3)减低因运动时血浆水分转移、丢失而造成的血液过分浓缩的程度。
(4)血浆清蛋白浓度升高,有利于运载脂肪酸功能。
三、论述题
1.肌肉力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肌肉生理横断面积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是指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所获得的横断面的面积之和,由肌纤维的数量和粗细决定。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越大,力量也越大。但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不是决定肌肉力量大小的唯一生理学因素。
2.肌纤维类型
肌纤维类型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因为快肌纤维内含有更多的肌原纤维,无氧供能酶活性高,供能速率快,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因此,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高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
3.肌肉收缩时的初长度
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多少,当肌肉处于某一初长度时,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的重叠状态最佳,收缩可活化(与位点结合)的横桥数目最多,因而产生的力量也最大,这一长度称为最适初长度。
4.中枢激活
肌肉活动受运动中枢的支配。中枢激活指中枢神经系统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中枢激活作用主要表现为支配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其同步化的程度。中枢激活水平越高,动员的肌纤维数目就越多,肌肉收缩力量也越大。
5.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是发挥高水平的中枢激活作用以及良好的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基础,对提高最大肌力有重要的作用。中枢兴奋性通过参与兴奋的神经元数量和兴奋神经元发出神经冲动的频率来体现。
6.中枢神经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
人体在某一运动中表现出的力量是参与该运动的所有肌肉收缩的合力。不同肌群接受不同神经中枢的支配,中枢之间良好的协调配合将减少因肌群间工作不协调所致的力量抵消和能量浪费,有利于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7.年龄与性别
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时达最大,以后逐渐下降。
10~12岁以下的儿童,男孩的力量仅比女孩略大。进入青春期后,由于雄性激素分泌的增多,有效地促进了男孩肌肉和骨骼体积的增大,使其力量明显大于女孩。
8.体重
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随着体重的增加,绝对力量直线增加。
除了上述因素,肌糖原、肌红蛋白含量和毛细血管分布密度也会影响肌肉力量。肌糖原和肌红蛋白是分布在肌浆中的能量物质和氧贮备物质,其含量的增加有助于肌肉长时间进行较低强度收缩时的能源和氧供应。肌肉毛细血管数量的增加有助于肌肉运动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及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这些因素都与肌肉的力量有关。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