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逻辑推理:第26~5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26.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在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是一门具体科学。因此,经验的个案不能反驳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上论证?
A.哲学并不能推演出经验的个案。
B.任何科学都要接受经验的检验。
C.具体科学不研究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经验的个案只能反驳具体科学。
E.哲学可以对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26.【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论点:经验的个案不能反驳哲学。
论据:哲学是在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的,并不是一门具体科学。
推理过程:由“哲学不是一门具体科学”到“经验的个案不能反驳它”。
D项在“具体科学”与“经验的个案”之间建立了关系。故D项为正确答案。
27.M大学社会学院的老师都曾经对甲县某些乡镇进行家庭收支情况调研,N大学历史学院的老师都曾经到甲县的所有乡镇进行历史考察。赵若兮曾经对甲县所有乡镇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但未曾到项镇进行历史考察,陈北鱼曾经到梅河乡进行历史考察,但从未对甲县家庭收支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陈北鱼是M大学社会学院的老师,且梅河乡是甲县的。
B.若赵若兮是N大学历史学院的老师,则项镇不是甲县的。
C.对甲县的家庭收支情况调研,也会涉及相关的历史考察。
D.陈北鱼是N大学的老师。
E.赵若兮是M大学的老师。
27.【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题干翻译:①(M且有的甲县乡镇)→收支调研;②(N且甲县乡镇)→历史考察;③赵到甲县所有乡镇收支调研且赵没到项镇历史考察;④陈到梅河乡历史考察且陈没到甲县收支调研。
由③赵非项镇历史考察以及②根据否后必否前、德摩根律可得,赵不是N或项镇不是甲县的。根据假言选言等价可得,赵是N→项镇不是甲县的。故B项为正确答案。
28.研究人员招募了300名体重超标的男性,将其分成餐前锻炼组和餐后锻炼组,进行每周三次相同强度和相同时段的晨练。餐前锻炼组晨练前摄入零卡路里安慰剂饮料,晨练后摄入200卡路里的奶昔,餐后锻炼组晨练前摄入200卡路里的奶昔,晨练后摄入零卡路里安慰剂饮料。三周后发现,餐前锻炼组燃烧的脂肪比餐后锻炼组多。该研究人员由此推出,肥胖者若持续这样的餐前锻炼,就能在不增加运动强度或时间的情况下,改善代谢能力,从而达到减肥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该研究人员的上述推论?
A.餐前锻炼组额外的代谢与体内肌肉中的脂肪减少有关。
B.餐前锻炼组觉得自己在锻炼中消耗的脂肪比餐后锻炼组多。
C.餐前锻炼可以增强肌肉细胞对对胰岛素的反应,促使他更有效地消耗体内的糖分和脂肪。
D.肌肉参与运动所需要的营养,可能来自最近饮食中进入血液的葡萄糖和脂肪成分,也可能来自体内储存的糖和脂肪。
E.有些餐前锻炼组的人知道他们摄入的是安慰剂,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28.【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论点:肥胖者持续进行餐前锻炼能减肥。
论据:餐前锻炼组燃烧的脂肪比餐后锻炼组多。
推理过程:由“餐前锻炼组燃烧的脂肪比餐后锻炼组多”到“肥胖者餐前锻炼能减肥”。
C项补充了一个解释说明为什么餐前锻炼能消耗更多的脂肪。故C项为正确答案。
29.某企业董事会就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研讨。在研讨中,与会者发言如下:
甲: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乙:既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又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者缺一不可。
丙:经济效益是基础和保障,只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丁:如果不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就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戊: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不能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
根据上述讨论董事会最终做出了合理的决定,以下哪项是可能的?
A.甲、乙的意见符合决定,丙的意见不符合决定。
B.上述5人中只有1人的意见符合决定。
C.上述5人中只有2人的意见符合决定。
D.上述5人中只有3人的意见符合决定。
E.上述5人的意见均不符合决定。
29.【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题干句子真假不定,提问让找哪个符合决定,因此,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
第二步:解题思路
(1)处理题干信息
①甲:提→建。②乙:建且提。③丙:建→提。④丁:-建→-提。⑤戊:-提→-建
(2)整合题干信息
其中乙为真时,其余都为真,而甲与丁一样,丙与戊一样,由此可知,不可能只有一个人符合决定,故排除A、B、E;如果只有两个人符合的话那么一定是甲丁或者丙戊,故C符合;如果只有三人符合那么也只能是甲、丁、乙或者丙、戊、乙,而当乙符合是其余都符合,故排除D。
正确答案C。
【考点总结】
综合推理,假设法。
30.气象台的实测气温与人实际的冷暖感受常常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同样的低温条件下,如果是阴雨天,人会感到特别冷,即通常说的“阴冷”。如果同时赶上刮大风,人会感到寒风刺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解释上述现象?
A.人的体感温度除了受气温的影响外,还受风速与空气湿度的影响。
B.低温情况下,如果风力不大、阳光充足,人不会感到特别寒冷。
C.即使天气寒冷,若进行适当锻炼,人也不会感到太冷。
D.即使室内外温度一致,但是走到有阳光的室外,人会感到温暖。
E.炎热的夏日,电风扇转动时,尽管不改变环境温度,但人依然感到惊凉快。
30.【正确答案】A。
【中公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中要求解释上述现象。因此,本题属于原因解释。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明确解释对象
解释对象:实测气温与人实际的冷暖感受存在“差异”。同样温度,阴雨天感受到“阴冷”,大风
天感受到刺骨。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能解释,指出了该差异的原因所在,阴雨天会导致空气湿度的改变,刮大风会导致风速的改变,再结合空气湿度和风速都会影响体感温度,所以即便气象台的实测气温相同,体感温度也会有差异。故A项为正确答案;
B项不能解释,题干未提及风力不大和阳光充足,与题干无关;
C项不能解释,谈论的是与缓解寒冷的方式,与题干无关;
D项不能解释,只提及阳光,未提及风力,不能解释“刮大风”;
E项不能解释,只提及风力,未提及阳光或湿度,不能解释“阴雨天”。
【考点总结】
解释矛盾事实。
31.孩子会在在很小的时候,对接触到的东西都要摸一摸,尝一尝,甚至还会吞下去。孩子天生就对这个世界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特别是进入学校之后,他们的好奇心越来越少,对此专家认为这是由于孩子受到外在的不当激励所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观点? A.现在许多孩子迷恋电脑、手机,对书本知识感到索然无味。 B.野外郊游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长时间宅在家里就会产生思维惰性。 C.老师家长只看考试成绩,导致孩子只知道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D.现在孩子所做的很多事情大多迫于老师家长等的外部压力。 E.孩子助人为乐获得褒奖,损人利己往往收到批评。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中要找最可能是上述结论的假设。由此,本题属于加强支持题。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梳理论证结构 论点:由于孩子受到外在的不当激励造成好奇心缺失。 论据:孩子进入学校之后,好奇心越来越少。 推理过程:从孩子进入学校后好奇心减少到孩子受到外在的不当激励造成好奇心缺失。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不是加强项,所谈的是对书本知识感到索然无味的现象,与题干论题范围不一致。故不选。 B项不是加强项,所谈的是野外郊游的好处,与题干论题范围不一致。故不选。 C项是加强项,所强调的是老师的压力使得孩子只知道死记硬背,缺乏好奇心。故为正确答案。 D项不是加强项,所谈的是迫于家长压力做事情,但是并不等于好奇心的缺乏。故不选。 E项不是加强项,所谈的是褒奖与批评的行为,与题干论题范围不一致。故不选。
【考点总结】 加强论点。
32.某高校的李教授在网上发文指一高校张教授早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张教授知晓后,立即在同一网站对李教授的指责作出反驳。
以下哪项作为张教授的反驳最为有力?
A.自己投稿在先而发表在后,所谓论文抄袭其实是他人抄自己。
B.李教授的指责纯属栽赃陷害,混淆视听,破坏了大学教授的整体形象。
C.李教授的指责是对自己不久前批评李教授学术观点所作的打击报复。
D.李教授的指责可能背后有人指使,不排除受到两校不正当竞争的影响。
E.李教授早年的两篇论文其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现象。
【正确答案】A
33.某电影节设有最佳故事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多个奖项。颁奖前有专业人士预 测如下:
(1)若甲或乙获得最佳导演,则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将在丙和丁中产生;
(2)只有影片P或影片Q获得最佳故事片,其片中的主角才能获得最佳男主角或最佳女主角;
(3)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不会来自同一部影片。
以下哪项颁奖结果与上述预 测不一致?
A.乙没有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来自影片Q。
B.丙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来自影片P。
C.丁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来自影片P。
D.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都来自影片P。
E.甲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来自影片Q。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题干出现主体与属性存在匹配关系,并且出现了逻辑关联词。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与翻译推理结合的题目。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翻译
条件①可翻译为:“前推后”;条件②可翻译为“后推前”。
(2)找切入点
题干特殊信息是条件③最佳导演和最佳故事片不会来自同一部影片。题干前两个条件是条件句,没有确定结果,从选项出发进行假设。
(3)解析过程
假设A项,由乙没有获得最佳导演,结合条件①属于否前错误,无法得出确定结果,只能得可能性结果;由最佳男主角来自影片Q,结合条件②,可得影片Q获得最佳故事,结合条件③,可得Q不能获得最佳导演。与题干无矛盾。故不选。
假设B项,丙获得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来自影片P,结合条件①属于肯后错误,只能得可能性结果。与题干无矛盾。故不选。
假设C项,丁获得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来自影片P,结合条件②,可得影片P获得最佳故事,结合条件③,可得P不能获得最佳导演。与题干无矛盾。故不选。
假设D项,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都来自影片P。结合结合条件②,可得影片P获得最佳故事,结合条件③,可得P不能获得最佳导演。出现矛盾。故为正确选项。
假设E项,甲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来自影片Q。结合结合条件①,可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将在丙和丁中产生,与题干无矛盾。故不选。
【考点总结】
假设法
34.黄瑞爱好书画收藏,他收藏的书画作品只有“真品”“精品”“名品”“稀品”“特品”“完品”,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若是“完品”或“真品”,则是“稀品”;
(2)若是“稀品”或“名品”,则是“特品”。
现知道黄瑞收藏的一幅画不是“特品”,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该画是“稀品”。
B.该画是“精品”。
C.该画是“完品”。
D.该画是“名品”。
E.该画是“特品”。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1)题干有主体——黄瑞,主体信息——六种作品类型。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
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2)匹配关系附带2个条件。因此,本题属于结合翻译推理的综合性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找解题切入点
提问方式中的“不是‘特品’”是特殊信息,由此入手。
(2)整合题干信息
题干中的2个条件分别为①完品或真品→稀品;②稀品或名品→特品。提问方式中的信息③非特品结合②,根据否后必否前和德摩根律可得④非稀品且非名品;④结合①再次根据否后必否前和德摩根律可得⑤非完品且非真品。因此黄瑞收藏的这幅画非特品、非稀品、非名品、非完品、非真品,故只能是精品,B项为正确答案。
35.王、陆、田三人拟到甲、乙、丙、戊、已6个景点、结伴游览,关于游览的顺序,3人意见如下:
(1)王:1甲2丁3已4乙5戊6丙;
(2)陆:1丁2已3戊4甲5乙6丙;
(3)田:1已2乙3丙4甲5戊6丁;
实际游览时,各人意见中都恰有一半的序号是正确的。
根据以上信息,他们实际游览的前三个景点分別是
A.己、丁、丙。
B.丁、乙、己。
C.甲、乙、己。
D.乙、己、丙。
E.丙、丁、己。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题干信息中出现了主体:甲、乙、丙、丁、戊、已六个景点。主体信息:景点的顺序。
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找切入点
题干没有确定结果,从选项出发进行推理。
(2)解析过程
选项代入进行排除,不论是哪一选项,王、陆、田前三个景点分别只对了一个,因此在4、5、6的王、陆、田一定要猜对两个景点的顺序,根据王、陆、田4、5、6的信息,甲、丙、戊一定出现在4、5、6中,不可能出现在1、2、3的景点中,故排除A、C、D、E,故B为正确答案。
36.“冈萨雷斯”“埃尔南德斯“施米特”“墨菲”这4个姓氏是且仅是卢森堡、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四国中其中一国常见的姓氏。已知:
(1)“施米特”是阿根廷或卢森堡常见姓氏;
(2)若“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见姓氏,则“冈萨富斯”是爱尔兰常见姓氏;
(3)若“埃尔南德斯”或“墨菲”是卢森保常见姓氏,则“冈萨雷斯”是墨西哥常见姓氏。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施米特”是卢森堡常见姓氏。
B.“尔南德斯”是卢森堡常见姓氏。
C.“冈萨雷斯”是爱尔兰常见姓氏。
D.“墨菲”是卢森保常见姓氏。
E.“墨菲”是阿根廷常见姓氏。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1)题干有主体——4个姓氏,主体信息——与之相关的4个国家。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2)五个选项主体不相同。因此,本题属于题干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找解题切入点
“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见姓氏”是最大信息。
(2)整合题干信息
根据②假设施米特是阿根廷常见姓氏,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冈萨富斯是爱尔兰常见姓氏,对于③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埃尔南德斯不是卢森保常见姓氏、墨菲不是卢森保常见姓氏。此时施米特和冈萨富斯已有搭配的国家,则埃尔南德斯、墨菲必有一个是卢森保常见姓氏,推出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可得,施米特不是阿根廷常见姓氏,结合①根据“或”否一个必须肯定另一个,可得,施米特是卢森堡常见姓氏。
【考点总结】
(1)找最大信息;
(2)推理规则: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或”。
37.甲、乙、丙、丁、戊5人是某校美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第一学期结束后,他们在张、陆、陈3位教授中选择导师,每人只选择1人作为导师,每位导师都有1至2人选择,并且得知:
(1)选择陆老师的研究生比选择张老师的多;
(2)若丙、丁中至少有1人选择张老师,则乙选择陈老师;
(3)若甲、丙、丁中至少有1人选择陆老师,则只有戊选择陈老师。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选择陆老师。
B.乙选择张老师。
C.丁、戊选择陆老师。
D.乙、丙选择陈老师。
E.丙、丁选择陈老师。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第一步:题型判定
(1)题干有主体——5位研究生,主体信息——3位教授。选项给出主体与信息之间的匹配关系。因此,本题属于分析推理。
(2)五个选项主体不相同。因此,本题属于题干信息充分的分析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找解题切入点
选择陆老师的研究生比选择张老师的多是特殊信息。
(2)整合题干信息
①由每人只选择1人作为导师,每位导师都有1至2人选择,选择陆老师的研究生比选择张老师的多,因此有2人选择陆老师,有1人选择张老师,有2人选择陈老师。
根据①、③,陈老师有2人选择,因此不可能只有戊选择陈老师,结合③,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甲丙丁不选择陆老师,因此选择陆老师的只有乙和戊。根据每位学生只能选择一个导师,因此乙不能选择陈老师,结合②,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丙丁不选择张老师,故甲选择张老师,丙、丁选择陈老师,故E为正确选项。
【考点总结】
(1)特殊信息;
(2)推理规则:否后比否前。
38.艺术活动是人类标志性的创造性劳动。在艺术家的心灵世界里,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是创造性劳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而人工智能没有自我意识,人工智能艺术作品的本质是模仿。因此,人工智能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以上论述的假设?
A.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
B.只有具备自我意识,才能具有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
C.大多数人工智能作品缺乏创造性。
D.没有艺术家的创作,就不可能有人工智能艺术品。
E.模仿的作品很少能表达情感。
【正确答案】B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中要找最可能是上述结论的假设。由此,本题属于加强支持题。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梳理论证结构
论点:人工智能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论据: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在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中是不可或缺的,人工智能没有自我意识且作品的本质是模仿。
推理过程:由人工智能没有自我意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进而得到人工智能永远不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要从论据到论点的推理成立需要补充自我意识与审美需求之间的关系。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不是假设,人工智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工具,人工智能仅仅是辅助并不可以替代艺术创作,不是必不可少的假设。
B项是假设项,只有具备自我意识,才能具有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建立了自我意识与审美需求之间的联系。自我意识是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C项不是假设,大多数人工智能作品缺乏创造性,大多数的情况并不一定是正确且符合逻辑的,而且补到论证中也无法直接得结论。
D项不是假设,与论据的关键词审美需求和情感表达以及没有自我意识没有联系。假设是论据论点间必须要补的条件。D项一定程度上只单纯加强论点。
E项不是假设,模仿的作品即使很少表达情感,也会表达情感。论证中还有个关键词审美需求。
【考点总结】
论证的假设。
39.最近一项科学观测显示,太阳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即太阳风,含有数以千计的“滔天巨浪”,其时速会突然暴增,可能导致太阳磁场自行反转,甚至会对地球产生有害影响。但目前我们对太阳风的变化及其如何影响地球知之甚少。据此有专家指出,为了更好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影响,必须更新现有的研究模式,另辟蹊径研究太阳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最新观测结果不仅改变了天文学家对太阳风的看法,而且将改变其预 测太空天气事件的能力。
B.目前,根据标准太阳模型预 测太阳风变化所获得的最新结果与实际观测相比,误差约为10~20倍。
C.对太阳风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防止太阳风大爆发时对地球的卫星和通讯系统乃至地面电网造成的影响。
D.太阳风里有许多携带能量的粒子和磁场,而这些磁场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E.“高速”太阳风源于太阳南北极的大型日冕洞,而“低速”太阳风则来自太阳赤道上的较小日冕洞。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中要求支持上述专家。因此,本题属于加强支持。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梳理论证结构
论点:为了更好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影响,必须更新现有的研究模式,另辟蹊径研究太阳风。
论据:但目前我们对太阳风的变化及其如何影响地球知之甚少。
推理过程:由“太阳风的变化及其如何影响地球知之甚少”到“必须更新现有的研究模式,另辟蹊径”。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不能支持,该项“天文学家对太阳风的看法”、“改变其预 测太空天气事件的能力”与论证过程无关。
B项能支持,论点中“为了……必须……”,需要重点关注。关键词为必须更新现有模式。该选项强调了即便按照目前最标准的研究方式,仍然存在误差,支持力度最强,所以选B。
C项也能支持,该项强调了对太阳风的深入研究有何好处,可以加强,但未针对论点中的关键词,所以力度不如B。
D项不能支持,“意想不到的变化”是指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变化?变化程度如何?哪方面的变化?该选项并没有指出。
E项不能支持,该项强调不同风速的太阳风的情况,与论证过程无关。
【考点总结】
加强论点。
40~41题基于以下题干
冬奥组委会官网开通全球招事系统,正式招募冬奥会志愿者。张明、刘伟、庄敏、孙兰、李梅5人在一起讨论报名事宜,他们商量的结果如下:
(1)如果张明报名,则刘伟也报名;
(2)如果庄敏报名,则孙兰也报名;
(3)只要刘伟和孙兰两人中至少有1人报名,则李梅也报名。
后来得知,他们5人中恰有3人报名了。
40.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张明报名了。
B.刘伟报名了。
C.庄敏报名了。
D.孙兰报名了。
E.李梅报名了。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题干中出现“如果,那么”、“只要、则”等逻辑关联词。因此,本题属于翻译推理题。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翻译
①张→刘;②庄→孙;③刘或孙→李;④3人报名。
(2)找切入点
③相对比较特殊,本题从题出发进行推理。
(3)解析过程
对于③如果李不报名,刘、孙也不报名,此时不满足有3人报名,所以李报名了。故E项为正确答案。
【考点总结】
(1)否后必否前;
(2)假设。
41.如果增加条件“若刘伟报名,则庄敏也报名”,那么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张明和刘伟都报名了。
B.刘伟和庄敏都报名了。
C.庄敏和孙兰都报名了。
D.张明和孙兰都报名了。
E.刘伟和李梅都报名了。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题干中出现逻辑关联词“如果,则”,“只要,则”。因此,本题属于翻译推理。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翻译
①张→刘;②庄→孙;③刘或孙→李;④刘→庄。
(2)找切入点
增加的条件“若刘伟报名,则庄敏也报名”
(3)解析过程
从提问方式增加的条件出发,假设刘报名,则庄报名;结合②,肯前必肯后,孙也报名;再结合③,肯前必肯后,李报名;此时,刘,庄,孙,李4人报名,报名人数超过3人,与题干要求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可得,刘不报名。再从推出的确定信息:刘不报名出发,结合条件①,否后必否前,可得,张不报名;一共5人,刘和张不报名,则报名的为庄、孙、李。因此,结合选项,答案为C。
【考点总结】
(1)肯前必肯后;
(2)否后必否前。
42.酸奶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既营养丰富又美味可口,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人饭后都不忘来杯酸奶,他们觉得,饭后喝杯酸奶能够解油腻、助消化。但近日有专家指出,饭后喝酸奶其实并不能帮助消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
A.足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1被人体摄入后可有效促进肠胃蠕动,进而促进食物消化,但酸奶不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1的含量也不丰富。
B.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维持肠道消化系统的健康,但是这些菌群大多不耐酸,胃部的强酸环境会使其大部分失去活性。
C.酸奶含有一定的糖分,吃饱了饭再喝酸奶会加重肠胃负担,同时也使身体增加额外的营养,容易导致肥胖。
D.人体消化需要消化酶和有规律的肠胃运动,酸奶中没有消化酶,饮用酸奶也不能纠正无规律的肠胃运动。
E.酸奶可以促进胃酸分泌,抑制有害菌在肠道内繁殖,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对于食物消化能起到间接帮助作用。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方式是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观点。因此,本题属于加强支持。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梳理论证结构
论点:酸奶不能帮助消化。
论据:无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不能支持,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可促进消化,酸奶不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少并不一定不能促进消化,也可以含有其他促进消化的成分。
B项不能支持,题干论证话题不一致,可排除。
C项不能支持,“酸奶是否导致健康”与题干论证话题不一致,可排除。
D项能支持,人体消化需要消化酶和有规律的肠胃运动,但酸奶这两点都不能满足,说明确实无法足进消化,故D项为正确答案。
E项不能支持,酸奶可以维持消化系统健康,对消化起到间接帮助,削弱了题干论证,可排除。
【考点总结】
削弱论点。
43.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有专家提议将每年的2月1日、3月1日、4月1日、9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6天中的3天确定为“传统文化宣传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日期必须考虑以下条件:
(1)若选择2月1日,则选择9月1日但不选12月1日;
(2)若3月1日、4月1日至少选择其一,则不选11月1日。
以下哪项选定的日期与上述条件一致?
A.2月1日、3月1日、4月1日。
B.2月1日、4月1日、11月1日。
C.3月1日、9月1日、11月1日。
D.4月1日、9月1日、11月1日。
E.9月1日、11月1日、12月1日。
【正确答案】E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1)根据题干,存在“若…则…”等逻辑关联词,判定为翻译推理题目。
第二步,解题思路
(1)题干翻译
①2月→9月且非12月;
②3月或4月→非11月。
(2)解题切入点
题干无确定信息,采用选项代入法解题。
(3)解析过程
A项错误,若选定2月,根据①肯前必肯后,可得9月,再选择3月、4月,一共4天,与题干“只能确定3天”信息不符,排除;
B项错误,若选择4月,根据②肯前必肯后,可得非11月,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C项错误,若选择3月,根据②肯前必肯后,可得非11月,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D项错误,若选择4月,根据②肯前必肯后,可得非11月;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E项正确,符合题干①、②,故E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总结】
(1)选项带入;
(2)肯前必肯后;
(3)否后必否前。
44.今天的教育质量将决定明天的经济实力。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每隔三年对15岁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进行的一项测试。根据2019年最新测试结果,中国学生的总体表现远超其他国家学生。有专家认为,该结果意味着中国有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以保障未来经济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论证?
A.中国学生在15岁时各项能力尚处于上升期,他们未来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B.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中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C.在其他国际智力测试中,亚洲学生总体成绩最好,而中国学生又是亚洲最好的。
D.这次PISA测试的评估重点是阅读能力,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E.中国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
第一步:题型判定
提问中要求支持专家的论证。因此,本题属于加强支持题。
第二步:解题思路
(1)梳理论证结构
论点:中国有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以保障未来经济的发展。
论据:①今天教育质量将决定明天的经济实力;②中国学生PISA最新测试结果远超其他国家学生
推理过程:由“教育质量决定经济实力”以及“中国学生测试成绩优于其他国家”到“中国有一支优秀的后备力量以保障未来经济的发展”。
(2)分析辨别选项
A项不能加强,肯定了学生在未来会有很好地发展,但是未与论点构建关系。
B项不能加强,“教育重视创新能力”与学生测试结果无关。
C项不能加强,其他国际智力测试中,与题干“中国学生PISA最新测试结果”无关。
D项能加强,建立了测试成绩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而教育质量能够决定经济实力。故D为正确答案。
E项不能加强,仅肯定论据,说明成绩好,但是与论点中经济实力无关。
【考点总结】
搭桥法。
45.下面有一个5×5的方阵,它所含的每个小方格中可填入一个词(已有部分词填入)。现要求该方阵中的每行、每列及每个粗线条围住的五个小方格组成的区域中均含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5个词,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根据上述要求,以下哪项是方阵顶行①②③④空格中从左至右应该填入的词?
①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相关推荐
|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