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河南商丘永城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教学理论和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第1~60题,每小题0.8分;第61~70题,每小题1分;共58分。
1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的教育学著作,首版于1916年出版。杜威在书中强调“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学派”,提出了 (  )。
A、“儿童中心”
B、“学校中心”
C、“教学中心”
D、“教师中心”
2
他是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的观点。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  )。
A、裴斯泰洛齐
B、赞科夫
C、孟禄
D、桑代克
3
(  )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和文士,教育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罗马
D、古代埃及
4
课程可以分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下列不属于隐性课程的特点的是(  )。
A、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B、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
C、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D、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5
清末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革”。在教育方面,清政府颁布了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  ),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它也是我国从封建教育向近代教育迈出的第一步。
A、《师范教育令》
B、《奏定学堂章程》
C、《强迫教育章程》
D、《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6
下列有关教育的著名论述中,出自《学记》的是(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7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在生活进程中发展着、变化着,并且神经活动类型,不仅是遗传的结果,也是环境和有机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教育能养成儿童生活所必需的神经活动类型。”这主要说明了(  )。
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B、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C、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8
支持(  )的学者认为,人的身心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是由生理机制决定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论
9
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
A、教育是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B、教育能促进文化的融合
C、教育能促进政治民主化
D、教育能培养合格的政治人才
10
原始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
A、教育内容简单
B、教育没有阶级性
C、教育方法单一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隔离
11
下列哪项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的观点及主张(  )。
A、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
B、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
C、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D、认为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而有它自身的目的
12
教师在教学中应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这是贯彻 (  )的基本要求。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3
下列哪项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
C、课程评价
D、课程目标
14
关于终身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终身教育是指人一生中受到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B、终身教育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具有自主性、灵活性
C、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消除学校教育的矛盾和弊病,完善教育制度
D、终身教育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
15
(  )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A、支架式教学
B、随机进入式
C、程序式教学
D、抛描式教学
16
在斯宾塞、博比特等人看来,以个人的社会生活为着眼点,凡是能促进人生各类活动的课程内容,即为有用的课程内容,这属于课程内容选择的哪种原则(  )。
A、系统知识原则
B、生活效用原则
C、兴趣需要原则
D、社会发展原则
17
宋老师在数学课上,把同学们带入到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目的是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突出显示数学教学的实际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该教学目标属于三维目标中的(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技能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8
教师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计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这种属于(  )师生关系模式。
A、民主型
B、放任型
C、权威型
D、专制型
19
在自然科学课上,老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飞机的形象,为学生更好地了解飞机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A、模像直观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20
关于课程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隐性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B、教师和学生都不属于课程资源
C、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都属于校外课程资源
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不限于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21
教师为了使学生下次考试时不犯同样的错误,让他们将错误的题目抄写一遍加深印象,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22
通过说出大意、总结、做笔记、提问、回答问题等方式学习比较复杂的课文,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归类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3
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初等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物质基础,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  )。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2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
A、尊重、赞赏
B、帮助、引导
C、反思
D、合作
25
下列关于新课程改革中的作业观,说法有误的是(  )。
A、在作业功能上,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
B、在作业内容上,应突出固定性和记忆性
C、在作业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D、在作业容量上,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26
桑代克提出的(  )是指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动机律
27
变色龙会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身颜色,从而达到避免被人发觉的目的。这主要是利用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8
学生先学习“鸟”的概念,再学习“杜鹃鸟”的概念,这属于(  )。
A、上位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并列组合学习
29
抛锚式教学的首要步骤是(  )。
A、确定问题
B、创设情境
C、协作学习
D、独立探索
30
下列学习动机中,最稳定、最可靠和最持久的一项是(  )。 
A、学习是为了理解事物、掌握知识
B、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在班级中的排名
C、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赞许
D、学习是为了赢得社会地位
31
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的是(  )。 
A、知识具有特定的情境性
B、学习是在某一文化共同体中的自我适应
C、学习是自我的解放
D、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32
小魏学习一直很努力,但成绩却上不去,每逢考试都“屡战屡败”,渐渐地小魏变得对学习一点也不在乎,经常说“算了,听天由命吧,我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这一类的话,小魏的这种状态被称为(  )。
A、焦虑
B、抑郁
C、习得性无助感
D、认知功能障碍
33
潇潇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将“dog”联想为“我有一条小狗名叫多格”,潇潇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4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少的是(  )。
A、晶体智力
B、情境智力
C、遗传智力
D、流体智力
35
根据德维克提出的成就目标理论,个体认为能力是固定的,不会随着学习而改变。这是(  )的观点。
A、能力增长观
B、能力实体观
C、学习增长观
D、学习实体观
36
内在动机是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学习动机,下列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
A、学习得到的玩具奖励
B、害怕考试不好会受惩罚
C、学习获得的成就感
D、教师、家长的期待
37
善于从整体中分析出各个元素,喜欢学习无结构的材料,不太喜欢受外界的影响是(  )学习者的特点。
A、场依存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冲动型
38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起伏
39
某学生在江老师的鼓励、赞扬中获得自信而表现得更好,该老师的行为满足了学生的(  )。
A、自我实现需求
B、尊重需求
C、安全需求
D、生理需求
40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A、小红记住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B、威廉幻想成为“蜘蛛侠”
C、明明用“荷花”这个词语造句
D、壮壮在荡秋千
41
小庆平时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班主任为了不影响到邻座同学的学习,让小庆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的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42
课堂纪律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处于(  )阶段的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理解遵守纪律的意义。教师可以离开教室20~30分钟,回来后发现他们依然很安静地在学习。
A、自我服务行为
B、反抗行为
C、人际纪律
D、自我约束
43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整体风貌和个人行为对学生的品德和行为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说明教师职业道德具有(  )。
A、鲜明的继承性
B、强烈的责任性
C、独特的示范性
D、严格的标准性
44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甚至想方设法地控制学生,这是教师成长中哪个阶段的特征(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自身阶段
45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提高国民素质
B、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6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  )的儿童已不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47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以人际和谐为准则,说明该儿童处于哪一道德发展阶段(  )。
A、他律道德阶段
B、“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C、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D、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48
孔子提倡君子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与人发生矛盾,首先“求诸已”,这体现了哪种德育方法(  )。
A、榜样示范法
B、言语说服法
C、自我修养法
D、品德评价法
49
以下选项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C、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D、力行而近乎仁
50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A、长善救失原则
B、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51
下列不属于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的是(  )。
A、导向性原则
B、修通原则
C、疏导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52
教师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这符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中(  )的要求。
A、自觉爱国守法
B、传播优秀文化
C、潜心教书育人
D、坚定政治方向
53
以下不属于教师的人际行为规范的是(  )。
A、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B、经常家访,互通情况
C、举止大方,彬彬有礼
D、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54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  )要求。
A、本质
B、内在
C、基本
D、根本
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时间。
A、体育锻炼
B、课外学习
C、校园活动
D、网络活动
56
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  )的原则。
A、批评为主、惩罚为辅
B、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C、惩罚为主、批评为辅
D、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57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国家把(  )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A、以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5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教育工作。
A、文化管理部门
B、教育行政部门
C、其他有关部门
D、综合管理部门
59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A、教育部门
B、区域
C、学校
D、社区
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担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长或者主要行政负责人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B、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C、具备国家规定任职条件
D、在中国境内定居
(一)
阅读案例,回答61-64题。
章老师从教十年以来,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在教学过程中也总结出了很多好习惯。例如,他喜欢写“教学札记”和“作业札记”,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在批改作业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记录的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作为他改进教学方法和调整教学进度的依据。不仅如此,章老师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设计不同的课后练习。章老师根据“教学札记”和“作业札记”了解到小松最近虽然学习比以前更认真了,但是效果并不好,便专门找到小松,对他说:“老师看到了你最近的努力,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的进步的。”
事实证明,章老师的方法非常奏效,他所带领的班级每次都能取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61
案例中章老师所带班级能取得年级第一的原因是(  )。
A、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章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C、章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D、章老师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62
下列有关章老师与小松的谈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激发小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小松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小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小松的个性发展
63
章老师写“教学札记”和“作业札记”的做法表明章老师注重(  )。
A、教学反馈
B、教学反思
C、教学创新
D、情境创设
6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章老师应该履行(  )的义务。
A、按时获取工资报酬
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C、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D、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二)
阅读案例,回答65-67题
肖茹是某校三年级的学生,过寒假在家玩鞭炮导致左手残疾,其他部位并未受损。春季开学时父母送其入学却被校方以无法正常学习为由不予报到,但是肖茹的父母却认为肖茹的成绩一向很好,左手残疾并不会影响肖茹的学习,且肖茹的父母认为学校在假期没有相应的提醒学生要注意自身安全,导致肖茹的安全意识薄弱,因此要求学校赔偿肖茹的全部医药费。
65
学校不予肖茹报到的行为违反了(  )。
A、《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6
对于肖茹的事故责任的划分,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是(  )。
A、学校
B、当地教育局
C、肖茹的班主任
D、肖茹的监护人
67
下列哪项属于受教育者的权利(  )。
A、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D、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
阅读案例,回答68~70题。 
蒋老师是某校的优秀教师,曾代表学校参加过省级的公开课大赛。蒋老师在备课、上课和课外作业的批改上面都有自己的理解。例如,在备课方面,蒋老师认为备课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上课方面,蒋老师喜欢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对于课外作业的批改,蒋老师每次都会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运用师生共同批改作业的方式,以不一样的形式让学生得到反馈。
68
蒋老师认为备课非常重要是因为(  )。
A、备课程序复杂,所花费的时间最多
B、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
C、备课要求严格,涉及的知识点广泛
D、备课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69
案例中提到的蒋老师的教学过程属于哪一类型课的结构(  )。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70
对于学生来说,蒋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的优点不包括(  )。
A、使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B、作业中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
C、能够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D、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71
下列谚语或故事中,哪些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D、孟母三迁
72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其基本要求有(  )。
A、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B、善于在讨论中启发引导学生
C、做好讨论小结
D、讲究语言艺术
73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
B、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C、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才能实现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74
以下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B、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C、班级授课制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
D、最早确定班级授课制基本轮廓的著作是《大教学论》
75
以下属于元认知监控策略的有(  )。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在阅读困难或不熟的材料时放慢速度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76
关于人口与教育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B、人口质量不影响教育质量
C、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D、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77
动作技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能力,其种类繁多。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动作技能可分为(  )。 
A、闭合型操作技能
B、开放型操作技能
C、徒手型操作技能
D、器械型操作技能
78
下列体现了具体迁移的事例有(  )。
A、“动物”的概念的掌握影响“兔子”“熊猫”等概念的学习
B、学习了骑自行车后,再学习骑三轮车
C、“火”字的学习影响“焱”字的学习
D、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的学习对做四则运算题的影响
79
下列哪些属于“随机进入教学”的基本环节(  )。
A、呈现基本情境
B、小组协作学习
C、学生独自解题
D、教师示范操作
80
与活动课程相比,学科课程具有下列哪些劣势?(  )
A、不能完全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B、不利于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
C、过分地夸大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D、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
8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
A、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B、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C、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D、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82
关于讨论法的优点,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A、能培养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
B、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
D、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83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
A、问题要大而广
B、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
C、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
D、问题要富有启发性
84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关正强化思想的精神,若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赏识教育的积极功能,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有(  )。
A、先奖励后教学
B、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C、嘉奖适度,避免太过
D、多做不可控性表扬
85
情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情绪状态可以分为(  )。
A、激动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86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下列年龄与阶段特征对应正确的有(  )。
A、2~3岁—-信任感对不信任感
B、4~5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C、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D、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87
新课程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点有(  )。
A、体验性
B、问题性
C、主动性
D、独特性
88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其基本角色包括(  )。
A、知识的传授者
B、心理辅导者
C、班集体的领导者
D、校长的协助者
89
下列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规定,表述正确的有(  )。
A、国家鼓励使用一次性教科书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应当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C、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
D、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90
下列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的有(  )。
A、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的有关标准、要求的
B、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学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
C、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学校、教师已经告诫、纠正,但学生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
D、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91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
92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誉为“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  )。
93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水平。(  )
94
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
95
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
96
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保持了班级教学的一切本质特征。(  )
97
“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了启发式教学思想。(  )
98
根据评价的标准,教学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两大类。(  )
99
开展微格教学是训练新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
100
提出假设是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  )
101
智力是创造力的充分条件(  )。
102
“举一反三”属于逆向迁移(  )。
10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
104
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
105
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  )
106
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
107
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
108
教师的职业良心取决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
109
只有在有人监督时,教师才需要自重、自爱、自律。(  )
110
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时最适合的方法是个别教育法。(  )

1、A2、C3、D4、B5、B6、D7、B8、A9、A10、D11、C12、C13、C14、C15、A16、B17、D18、A19、A20、B21、D22、D23、A24、A25、B26、A27、B28、C29、B30、A31、C32、C33、C34、D35、B36、C37、C38、D39、B40、C41、C42、D43、C44、A45、C46、C47、B48、C49、B50、D51、B52、C53、C54、A55、A56、B57、D58、B59、C60、B61、A62、A63、B64、C65、B66、D67、A68、B69、B70、C71、ABD72、ABC73、ABD74、ABD75、BD76、ACD77、AB78、CD79、AB80、AB81、ABCD82、ABD83、BCD84、BC85、BCD86、BC87、ABCD88、ABC89、CD90、ABD91、A92、B93、A94、B95、B96、A97、B98、B99、A100、A101、B102、B103、A104、B105、A106、A107、A108、A109、B110、B
1
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思想。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强调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考虑儿童的需要与兴趣,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A项正确。
B项:“学校中心”是一个混淆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教学中心”也是一个混淆概念。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的“旧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
本题考查教育的起源学说。“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孟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使教育从动物界回归到人类社会,但是该理论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C项正确。
A项:裴斯泰洛齐被称为是“慈爱的儿童之父”,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最早提出来“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赞科夫的著作是《教学与发展》,他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其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是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桑代克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3
本题考查古代埃及的教育。古代埃及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僧侣和文士,教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僧侣和文士,“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D项正确。
A项: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古代希腊以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为代表,雅典的教育内容为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和谐”教育,其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的教育内容为军事体育、政治道德;体育训练的基本项目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和武士。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古代罗马教育的发展分为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帝国时期三个阶段。由于王政时期罗马共和国刚建立,以农业经济为主,加上征战需要,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培养农民和军人。所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后两个时期的教育。在共和后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演说家。在帝国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官吏和顺民。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4
本题考查隐性课程的特点。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B项不属于隐性课程的特点,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均属于隐性课程的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5
本题考查旧中国的学制沿革。1903年,清政府任命张之洞、荣庆和张百熙三人重新修订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颁布执行,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该学制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
本题考查《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提出“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能使学生灰心;指导学生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D项正确。
A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B项:“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是指君子如果没有仁德,就无法成为一名君子(成名)。
C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A、B、C三项:均出自《论语》。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7
本题考查遗传素质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题干中巴甫洛夫的这句话表明:遗传素质随着环境、教育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这说明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8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强调内在因素,如需要、“成熟”,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即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素质,题干所述体现了内发论的观点。A项正确。
B项: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主要包括外铄论、内发论、二因素论和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因素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9
本题考查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A项正确。
B项:“教育能促进文化的融合”是教育文化功能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均为教育政治功能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0
本题考查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普及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平等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教育方法单一,只限于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耳濡目染。D项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与题干相符,当选。
A、B、C三项:均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的共同特征。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11
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C项正确。
A项:“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属于教育目的的宗教本位论的观点。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属于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观点。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孔德、赫尔巴特、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孔子、荀子等。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认为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而有它自身的目的”属于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否定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完全无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2
本题考查贯彻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包括:(1)教师的教学要有系统性;(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3)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4)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C项正确。
A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2)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教会学生记忆的方法;(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3
本题考查课程评价的意义。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C项正确。
A项: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程标准,又称为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4
本题考查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可以从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来加以限定。从个体成长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改造与发展,使社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发展。C项不属于关于终身教育的正确说法,与题干相符,当选。
A、B、D三项:均属于终身教育的正确说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5
本题考查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A项正确。
B项:随机进入式教学也称为随机通达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信息进行建构,从而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程序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基本做法是:(1)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2)按照这些单元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3)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立即反馈,出示正确答案。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根据确定的真实事件或问题(“抛锚”)来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6
本题考查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生活效用准则又称社会效率原则,它以个人的社会生活为着眼点,认为对人生有用的内容便是好内容。斯宾塞、博比特等人持此观点。在他们看来,凡是能促进人生各类活动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即为具备社会效率的内容,即为有用的课程、教学内容。该原则的特点是重视个人的生活需要,而忽视学习者的本性、兴趣与当前需要,而且也忽视了社会发展需要及社会应有的方向。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7
本题考查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题干中宋老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一目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项正确。
A项:“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技能与方法目标”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8
本题考查师生关系的模式。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教室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A项正确。
B项: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心态和行为特征。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缺乏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任其自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怀疑、失望,对教师的人格议论、轻视。师生关系冷漠,班级秩序失控,教学效果较差。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权威型(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心态和行为特征。此类师生关系中,教师教学责任心强,但不讲求方式方法,不注意听取学生的意愿和与学生协作;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是被动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9
本题考查直观教学的种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的类型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模像直观指观察与教材相关的模型与图像(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电影、录像、电视等),形成感知表象。题干中的老师采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飞机的形象,这符合模像直观的内涵。A项正确。
B项: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的优点在于它是在接触实际事物时进行的,它所得到的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因此它在实际生活中能很快地发挥作用。同时,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因此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观察实物、向学生演示实验、到实地参观访问都属于实物直观。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为干扰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0
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的相关内容。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其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而且其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B项不属于关于课程资源的正确观点,与题干相符,当选。
A、C、D三项:均属于关于课程资源的正确观点。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21
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题干中的老师为了减少学生做错题的行为,就让学生将错误的题目抄写一遍,这符合惩罚的内涵。D项正确。
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射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2
本题考查认知策略的类型。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做笔记、解释、提问、回答问题等。D项正确。
A项:复述策略包括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型图、网络关系图等),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归类策略属于组织策略中的一种,归类是把材料分成小单元,再把这些单元归到适当的类别里,主要用于对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23
本题考查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国家为推行宗教教育,提倡广设教育。161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的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子女入学,否则政府得强迫其履行义务。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因此,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德国。A项正确。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